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认真分析了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与分布的关系后,进行了各种模拟演示,读理想大陆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当黄赤交角变为0°时,该小组在模拟演示中,发现M地气候类型在地球上无法再找到,M地所在的半球及其气候类型分别是
| A.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 B.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 |
| C.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 D.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 |
当黄赤交角变为0°时,如果M地气候类型在地球上依然存在,有关M气候类型地区的河流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径流季节变化大 | B.径流年际变化大 |
| C.河流无结冰现象 | D.河流含沙量大 |
读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年均径流深随纬度增大而递减 |
| B.年均径流深的最大值在海南省 |
| C.年均径流深与降水量年际变化的空间分布特点一致 |
| D.年均径流深与蒸发量随纬度变化的分布特点一致 |
巴西和澳大利亚人口都集中分布在本国东南部沿海地区,影响其分布的原因中相同的是
| A.地势低平,平原面积广阔 | B.气候温暖湿润,为温带、亚热带气候 |
| C.海上交通便利 | D.两国的政治和经济 中心都位于东南沿海地区 |
读世界20世纪60年代部分地区产业转移示意图(下图),回答10-11题。
图中甲地区工业向外扩散的原因不是因为甲地区()
| A.用地紧张、交通拥挤 | B.争水、争地、争公共设施 |
| C.环境污染严重 | D.资源、能源枯竭 |
图中产业转移目的地的区位优势有()
①地价低廉②技术先进③资源丰富④环境优美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读中国北亚热带柑橘生产的气候适宜度相对于多年平均值的变化图(如下图)及2008年中国与美国、巴西柑橘产量与加工情况比较表(如下表),回答8-9题。

关于我国北亚热带地区柑橘生产发展变化的推测合理的是()
| A.气候适宜度不断增加,生产风险降低 |
| B.各气候要素的适宜度不断下降,生产风险增加 |
| C.柑橘生产的北界将不断北移,生产面积扩大 |
| D.全球气候变暖,使柑橘生产的气候条件更加适宜 |
根据上表,关于我国柑橘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柑橘生产区的纬度分布最高 | B.我国柑橘生产区的地形起伏最大 |
| C.我国柑橘的质量最优 | D.交通运输对我国柑橘生产的影响最大 |
美国墨西哥湾一石油钻探平台于当地时间2010年4月20日晚发生爆炸,具体地点位于路易斯安那州东南84公里处(如下图),原油在海底以每日一千桶速度不断喷出,海面石油污染面积不断扩大,严重威胁生态环境。据此完成6—7题。
风浪和洋流是石油污染扩散的主要动力。随着石油污染范围的扩大,受到此次石油污染严重的海域是()
| A.得克萨斯州沿海 | B.佛罗里达州沿海 |
| C.墨西哥沿海 | D.古巴沿海 |
受此次石油泄漏事件影响最大的是()
| A.休斯敦的石油化学工业 |
| B.新奥尔良的海产品加工业 |
| C.佛罗里达海峡的海洋运输业 |
| D.密西西比州的棉花种植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