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Cl-、Br-,SO42-,H2SO3,NH4+)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在原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A.Cl- | B.SO42- | C.H2SO3 | D.NH4+ |
2015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下列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减少超前消费、炫耀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和铺张浪费现象 |
B.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 |
C.少开私家车,提倡“绿色出行” |
D.向空气中喷洒烧碱溶液,避免酸雨的发生 |
用Na2SO3溶液吸收硫酸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将所得的混合液进行电解循环再生,这种新工艺叫再生循环脱硫法.其中阴、阳离子交换膜组合循环再生机理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为直流电源的负极,Y为直流电源的正极 |
B.阳极区pH增大 |
C.图中的b>a |
D.该过程中的产品还有H2SO4 |
硫酸亚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碱式硫酸铁水解能产生Fe(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
B.为防止NH4HCO3分解,生产FeCO3需在较低温度下进行 |
C.可用KSCN溶液检验(NH4)2Fe(SO4)2是否被氧化 |
D.常温下,(NH4)2Fe(SO4)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FeSO4的大 |
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或装置的选用正确的是
A.用装置(Ⅰ)加热草酸晶体的方法获取某些气体(草酸晶体的熔点101.5℃,分解温度约为150℃) |
B.用装置(Ⅱ)进行实验时,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 |
C.用装置(Ⅲ)进行实验时,广口瓶内先有浅红棕色气体出现后又变为无色,且不会产空气污染 |
D.用装置(Ⅳ)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中和滴定实验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
B.盛放Na2SiO3溶液时,使用带玻璃塞的磨口瓶 |
C.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
D.NaCl溶液蒸发结晶时,蒸发皿中有晶体析出并剩余少量液体即停止加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