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从商代后,汉字演变发展的脉络为

A.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B.甲骨文—篆书—金文—隶书—楷书
C.甲骨文—金文—隶书—篆书—楷书
D.甲骨文—篆书—金文—隶书—行书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诗经·卫风》∶「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可知上古中原地区产有竹子。史书记载∶隋唐时期,在现今河南、陕西等地设有管理竹园的竹监司;到了宋代,仅凤翔(属陕西)设有监司;明初,黄河以北,已不见竹子大量种植。上述记载,最能印证历史上的哪一现象或变迁?

A.竹子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 B.东周到明代初年的气候变化
C.政府对管理竹子种植的重视 D.东周到明代初年的经济变化

安徽项氏祠规称:“家之有规,犹国之有典也,国有典,则赏罚以饬臣民,家有规,寓劝惩以训子弟。其事殊,其理一也。”上述祠规主要说明

A.祠堂文化大为盛行 B.家规对宗族发展至关重要
C.宗法制影响深远 D.家规与国典形似神异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A.发展资本主义    B.救亡图存
C.反抗外来侵略 D.反对专制统治

陈独秀说:“孔子者,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也。宪法者,现代国民之血气精神也。以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入于现代国民之血气精神所结晶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陈腐死人之宪法,非我辈生人之宪法也。”这表明当时的新文化运动(  )

A.主张把古代法律与现代法律相结合
B.崇尚西方社会的现代法治
C.反对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家道德
D.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对近代中国部分著作和报刊中“民主”、“共和”两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发现,1893~1898年“民主”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共和”的频率。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同盟会忽视了在国内的思想宣传 B.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C.维新变法思潮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D.顽固保守势力阻碍新思想的传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