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海洋渔获量大幅度下降,且捕捞上来的多是鱼子鱼孙等小鱼,甚至某些鱼类濒临灭绝。对此我国政府采取对部分海域实行季节性“休渔”,今年渔业资源有所增加。据此回答1~2题。
产生渔获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厄尔尼诺等气候异常,使渔业资源更新受阻
B.石油污染,导致鱼类大量死亡
C.修筑人工岛和海港等沿海工程设施,破坏鱼类的生存环境
D.过度捕捞,使渔业资源严重衰退

这种行为有悖于可持续发展的
①公平性原则 ②持续性原则 ③共同性原则 ④阶段性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X、Z、Y三个外资的企业生产、销售示意图,回答12—13题

吸引三家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地投资办厂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

A.X原料、 Z市场、Y劳动力 B.X劳动力、Z市场、Y原料
C.X劳动力、Z政策、Y原料 D.X市场、 Z政策、Y交通

X、Z、Y对应的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A.纺织、汽车、服装 B.钢铁、服装、纺织
C.汽车、制鞋、电子装配 D.纺织、电子装配、钢铁

读“我国西北地区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完成8—11题

我国近50年来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原因有

A.降水量减少,蒸发旺盛 B.人类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不当
C.字母a处沙漠属原生沙漠 D.全球气温升高,使地面植被死亡

下列有关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雨量的变化,对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B.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的土地是防治荒漠化的核心
C.20世纪50年代以来,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是造成西北干旱半干旱荒漠化问题严重的原因
D.近年来,随着灌溉面积的增加,绿洲总体环境趋于转好

对不同程度荒漠的治理思路,正确的是

A.半干旱农牧过渡和旱农区应当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
B.对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要设法扭转
C.对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主要还是放弃
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对人类活动的最主要影响是资源缺乏

2001年3月我国以楼兰古城及罗布泊的考古和科学考察表明

A.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时代,古代不曾出现过
B.荒漠化完全是有战争、瘟疫等人为原因造成的
C.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D.荒漠化完全是地质时期的自然过程形成的,有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5—7题:

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 B.汽车产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

该产业部门属于

A.劳动密集型工业 B.技术密集型工业 C.原料指向型工业 D.资金密集型工业

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劳动力价格 B.技术 C.交通运输 D.原料

背景材料:2002年7月4日,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项目——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开工。西气东输是一项举世瞩目的宏大工程,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这项工程的建设对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提高新疆及沿线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推进沿线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据此回答1—4题

“西气东输”、古“丝绸之路”及第二亚欧大陆桥均从图1的A地形区经过,自然地理原因是

A.路程最短 B.气候适宜 C.地形平坦 D.物产丰富

西气东输线路的中段,折向北走了很多弯路,其主要目的是

A.缓解陕、晋两省的能源短缺状况 B.加快晋、陕两省的能源外运
C.途经陕甘宁气区,增加气源 D.拉动陕甘宁地区的经济发展

“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

A.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B.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 D.木材短缺的问题

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
①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②改善城市大气环境
③增加就业机会④保护植被,改善环境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下列各组选项中,自然灾害或环境问题之间存在着逐级因果关系的是 ( )

A.寒潮—霜冻—土壤盐碱化
B.地震—泥石流—水土流失
C.酸雨—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加
D.森林减少—温室效应—海平面升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