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对物质染色鉴别的试剂、结果全对的一组是( )
![]() |
果糖 斐林 砖红色 |
DNA 健那绿 绿色 |
淀粉 碘 蓝色 |
B |
RNA 吡罗红 红色 |
脂肪 苏丹Ⅲ 橘黄色 |
酒精 高锰酸钾 灰绿 |
C |
脂肪 龙胆紫 紫色 |
DNA 甲基绿 绿色 |
CO2溴麝香草酚兰 黄色 |
D |
线粒体 健那绿 蓝绿 |
酒精 重铬酸钾 灰绿色 |
RNA聚合酶 双缩脲 紫色 |
最能体现细胞不同功能的结构是
A.细胞膜 | B.细胞器 | C.DNA | D.细胞的大小 |
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甲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B.II—4的致病基因来自于I—1和I—2 |
C.II—2只有一种基因型,III—8基因型有四种可能 |
D.若III—4与III—5结婚,生育一个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1/12 |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父本的雌蕊,然后进行套袋 |
B.“自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测 |
C.“F1(Dd)能产生数量相符的两种配子(D:D=1:1)”属于推理内容 |
D.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
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变异类型都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
B.甲图是由于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 |
C.乙图是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 |
D.甲、乙两图常出现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染色体数与DNA数之比为2:1 |
右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结构示意图,共由1000对脱氧核苷酸组成,具有碱基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基因一定不存在于细胞质中 |
B.该基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C+G)/(A+T)为3:2 |
C.DNA聚合酶只作于①部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作用于②部位 |
D.该基因复制3次,则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240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