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衰”。张仲景记述道:“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 “但竞逐荣势……惟名利是务。”“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材料二  下图为印于868年的《金刚经》(部分)。它是我国和世界上现存最早有确切印刷时间的雕版经卷。11世纪,我国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材料三 今天上午,在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开幕前夕,文博会组委会和中国孔子基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向海内外正式推出孔子标准像雕塑(初稿)。
鉴于社会上的孔子像多种多样.形象不一,甚至还有神化或丑化孔子形象的现象存在,该基金会郑重征集“孔子像标准设计方案”,凡有兴趣者均可参与。
今年1月,中国孔子基金会发起组织评选制定孔子标准像的消息发布后,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在经过了宣传征集,评选研究,制作修改三个阶段之后,孔子标准像评选制定工作主体部分顺利完成,作为孔子标准像的雕塑初稿今天与世人见面。
——大众网济南6月13日讯《版本过多,孔子到底长啥样?孔子标准像6月全球发布》
材料四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
材料五 中国为什么会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不断的文明?……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张仲景从医的社会背景,写出其医学著作的名称并概括该著作的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哪些社会需求推动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8分)
(3)根据材料三你认为制定孔子标准像有何意义?(4分)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先秦时期中国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6分)
(5)儒家思想在西汉和南宋两个朝代分别有什么新的发展?(4分)
(6)对于材料五中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话,你是怎样理解的?(2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宋明理学 第三次科技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拿破仑的)利己心和幻想就是从这里开始冒头的,在一段时间里,人们出于对他业已取得的成就的信任而在这位伟人所从事的新事业中追随他。人们信赖他,服从他。可以说,人们忍受他的幻想,而阿谀奉承和易于受骗的人则甚至赞颂和吹捧他的幻想,把这种幻想当作他的最卓越的思想。……在此之前,这位伟人曾把他的卓越的智慧和坚强的意志为普遍的意图、共同的心愿服务;现在,他却要使公众的力量屈从于他的个人目的和欲望。起初,人们为此感到不安,随后,人们厌倦了;有一段时间,人们违心地、勉强地跟着他;接着,人们叫嚷和抱怨了;最后,人们同他分手了;于是这位伟人成了孤家寡人,从此垮台。所有那些只属于他自己的想法和图谋,所有他业绩中的纯粹个人的和独断专行的部分,也都跟着他一起垮台了。
一一(法国)基佐著《法国文明史》
请回答:
(1)拿破仑“业已取得的成就”有哪些?他所从事的“新事业”的本质是什么?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垮台”的原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世纪,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一个是中国的首辅大臣,一个是日本的首任首相,地位相当,时代相同,风云际会,砥柱中流。面对共同的“千年未有之变局”,历史发令枪猛然打响,在中日近代化大比拼的赛道上,怀揣富国强兵的同样梦想,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作为领军人物,带领各自的国家一路追赶。尽管日本起步比中国略迟,然而最终结局却大相径庭,一悲一喜:大清王朝愈加摇摇欲坠,日本帝国则一飞冲天。
世事流云,人生飞絮,同样是“经世之才”,一个身背骂名,抑郁而终;一个大功告成,奇勋盖世。出现这样悬殊的结果,令人深思。
——《文化博览》2007年第五期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人生结果差异的原因?
(2)李鸿章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做法如何?你是如何看待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不同人生结果差异的?

历史图表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阅读下面图表,从中分别提取古代宰相统计表的两项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近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各种城市用地需求的递增,城市房地产业发展速度势必加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50年代以后,伦敦出现了改善住房的团体。……致力于为工人建造康价住房;但收效甚微。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产生了由建筑商乔治·皮鲍迪和悉尼·沃特姿发起的“模范住宅”运动。由于在伦敦中心不可能人人自己有一幢房屋,而且工人也负担 不起,因而他们大约同时开始建造成排的杂院房屋。……从1860年开始,英国政府共制定和实施了托雷斯法、克罗斯法…...1880年议会修改并通过了新的《工人阶级住房法》,“授权地方政府占有土地,建造或者改造一些建筑以适合工人阶级居住;公共工程借贷管理局被授权为此目的而垫款。”
——吴铁稳、张亚东《19世纪中叶至一战前夕伦敦工人的住房状况》
材料二:19世纪切年代,房地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上海迅速崛起。……1860年至1862年,太平军三次逼近上海,又对租界房地产起了推动作用。有洋枪队保护的上海租界成了避难所,士绅和平民大量涌入。……到1911年,外国房地产商已有三十家,携巨资来沪定居的地主、官僚、富商也纷纷加入。
——李扬《上海房地产的百年动荡》
材料三:上世纪20年代,美国一股炒卖房地产的狂潮越来越汹涌澎湃。其中1925年,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市居然出现了2000多家地产公司,一向保守冷静的银行界也纷纷加入炒房者行列。不久美国房地产市场趋于姜缩,许多人拖欠货款。1929年10月,美国房地产市场骤然滑坡。
——龙福永《中美房地产及房地产金融业概论》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列举民间和政府分别解决上述现象的措施。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X10年代至20世纪初上海房地产行业发展迅速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20年代美国房地产业产生巨大泡沫的原因。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如何解救那些受房地产泡沫冲击的行业?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李鸿章所办洋务,综其大纲不出二端,一曰军事,二曰商务,其间有兴学堂派学生游学外国之事,大率皆为兵事起见,否则以供交涉翻译之用者也。海陆军事,是其生平全力所注也。盖彼以善战立功名,而其所以成功实由与西军杂处,亲睹其器械之利,取而用之,故事定之后,深有见夫中国之兵力,平内乱有余,御外侮不足,故兢兢焉以此为重,其眼光不可谓不加寻常人一等,而其心力之瘁于此者,亦至矣。
——梁启超著《李鸿章传》
材料二北洋官场风气之坏,鸿章不能无责。盖察吏用人,渐重华饰,国藩贞朴之风稍替矣。……袁世凯杨士骧继督畿辅,踵事增华,北洋官场,风气日趋浮靡,皆号为宗法鸿章焉。
——苏同炳著《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对李鸿章的评价及理由。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评价李鸿章的方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