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是指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例如,落花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在我国古诗词中却赋予了它们以情感和生命。“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表达了春天的美好;“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则表达了国破家亡之恨,无可奈何之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抒发了浓浓的郁闷之情,幽幽的相思之苦。“意象”反映了
A.人们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艺术形象的主观创造 |
B.客观事物本身存在能动的反映特性,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C.思维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把意识的东西变成现实 |
D.意识活动在艺术创作中具有独特的创造性 |
新华社2010年11月9日报道,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建设的意见》。
A.服务政府 | B.责任政府 | C.法治政府 | D.人民政府 |
2010年10月11日,“雷锋传人”--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大礼堂举行。郭明义不是明星大腕,却因无私的大爱成为鞍山市希望工程形象大使、鞍山市无偿献血形象代言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郭明义爱心团队”,吸引了5800多名鞍钢干部、职工和普通市民加入。郭明义的事迹说明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②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③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人们不同的价值选择
④人的价值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在青海玉树地震救灾中因舍己救人不幸牺牲的香港义工黄福荣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香港市民称他为“香港之子”,内地同胞赞他为“真的汉子”。这说明( )
A.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积极的驱动和导向作用 |
B.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应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
C.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和社会历史性特征 |
D.个人只有在奉献社会中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
我国现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
A.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
B.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
C.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
D.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 |
目前,海峡两岸虽未统一,但青海玉树大地震也引起了台湾同胞的高度关注。台湾方面表示愿意帮助青海玉树的救灾工作,特别是在慈善援助方面,更是连接了两岸的人心,“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即使有些小矛盾,仍然是至亲的亲人)的古训得到了事实印证。这告诉我们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②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③认识是主体对客观的真实性反映
④正确的价值判断要自觉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