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g |
| 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M)g |
| C.当F>μ2(m+M)g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 |
| 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
假设某星球和地球都是球体,该星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2倍,该星球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3倍,那么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 )
A.![]() |
B.18 | C.![]() |
D.6 |
长度为1m的轻杆OA,A端有一质量为2kg的小球,以O点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速度为3m/s,取g=10m/s2,则此时小球将()
| A.受到18N的拉力 | B.受到38N的支持力 | C.受到2N的拉力 | D.受到2N的支持力 |
如图所示,船从A处开出后沿直线AB到达对岸,若AB 与河岸成37°角,水流速度4m/s,则船在静水中的最小速度为( ) (sin37°=0.6,cos37°=0.8)
| A.5 m/s | B.2.4 m/s | C.3 m/s | D.3.2 m/s |
质量m=4 kg的质点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处,先用沿+x轴方向的力F1=8 N作用了2 s,然后撤去F1;再用沿+y方向的力F2=24 N作用了1 s.则质点在这3 s内的轨迹为图中的( )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实现了物理学上第一次大统一“地上物理学”和“天上物理学”的统一。它表明天体运动和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遵从相同的规律。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将行星的椭圆轨道假想成圆轨道,另外还应用到了其他的规律和结论。以下的规律和结论没有被用到的是()
| A.牛顿第二定律 | B.牛顿第三定律 |
| C.开普勒的研究成果 | D.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得出的引力常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