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两段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高空的冰晶、雪花下降到距地面2000—3000米时,因周围温度升高而融化成为低于0℃的过冷却水滴,当这些过冷却水滴接触到温度低于0℃的地面或物体时,就会迅速结成晶莹透明的冰壳,即形成冻雨现象。2008年1、2月份,我国南方地区发生特大雨雪冰冻灾害,使湖南、贵州等19个省份受损森林面积达2.79亿亩,相当于全国森林面积的1/10。
材料二 中国林线高度等值线图
(1)冻雨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图中的(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本次遭受雨雪冰冻灾害最严重的植被类型是( )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3)描述图中3800米等值线的走向特点,并说明原因。
(4)请在下图中作出沿AB线的林线高度变化曲线图。
2010年7月8日,中国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表示截止目前,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8.6万公里,居世界第二。预计2015年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将位列世界第一。
读我国中长期铁路网发展规划图(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解放前,有一首民谣:“姑娘出嫁到远方,马路又远又长,走了三十三天哟,才到新郎帐房。”该民谣是对当时______山高谷深、地形复杂、交通落后状况的形象描述。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横断山区D.四川盆地
(2)铁路②⑤的修建成功,表明(多选)
A.自然条件是影响铁路建设的决定性因素
B.先进的技术能有效克服交通运输线建设的自然障碍
C.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首先要考虑填补地区空白
D.社会经济因素对铁路网规划影响特别大
(3)修建铁路③④,共同面临着哪些自然条件方面的困难?
(4)图示区域①路段在修建时面临的主要自然障碍是什么?
(5)铁路①③④建成后有哪些共同的社会经济效益?
材料一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09年1~6月我国大豆进口量为2 209万吨。
材料二 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注:运输费用以到达大连为准)。
含油量 |
运输费用(元/kg) |
生产成本 (元/kg) |
生产方式 |
|
国产大豆 |
17% |
0.18 |
1.60 |
粗放型 |
进口大豆 |
19% |
0.16 |
1.28 |
集约型 |
(1)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化水平较高的农业区,从自然条件来看,这里有利于机械化、水利化建设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北作为我国传统的大豆主产区,商品率较高,其突出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
(3)据统计,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相当于国内大豆的总产量,进口大豆在我国畅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读“某城市道路和商业中心分布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A是该市的商业中心,其布局原则是;B为该市新建的专业性商品交易市场,其布局原则是。
(2)图中C、D二处,分别设置了自来水厂和钢铁厂,请判断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C _ 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铁路线规划设计是否合理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部分省区老年人口比重及人口承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
省(区) |
沪 |
苏 |
津 |
粤 |
辽 |
鄂 |
豫 |
贵 |
甘 |
内蒙 |
青 |
老年人口比重 |
12.8 |
8.5 |
8 |
7.5 |
6.8 |
6.5 |
6.9 |
5.1 |
5 |
5 |
3 |
人口承载状况 |
0.2—0.8 |
0.3—1 |
0.5—1 |
0.2—0.7 |
0.7—1.3 |
0.9—2 |
>2 |
>2 |
>2 |
>2 |
>2 |
(1)上述哪些省区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并分析这些地区老龄化产生的原因
(2)从表中看出哪两个省区的人口负担最轻,分析其主要原因
材料二:我国东、中、西部第四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有关人口密度的统计图。
(3)椐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十年间其发展的趋向是什么?并分析东部人口增长较快的原因。
读我国华北某区域图,回答。
(1)图中河流的流向。
(2)简述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
(3)说出公路的以下两处弯曲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A处,理由
B处,理由
(4)据图中信息说出该地适合发展何种工业?
试分析发展该工业的优势区位是
(5)该地聚落分布的特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