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
。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10%
。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材料反映了
| 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 B.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执行 |
| C.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 | D.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
下面是1820年至1870年国际贸易额及其增长速度的演变趋势示意图,这一演变趋势主要由于
| A.工业革命的开展 | B.列强殖民扩张 |
| C.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 D.自由贸易盛行 |
1867年英国宪政学家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英国政体有效运行的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密切结合,一种几乎完全的融合……它的优点恰在于二者之间的奇妙结合”。英国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实际连接点是
| A.国王 | B.议会 | C.内阁 | D.最高法院 |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不论各色人等,高矮肥瘦黑白强弱,都因为需要交往而对交往规则承担同样的权利和义务:……社会是一个挂满了葡萄的大梯架,每个人都一样有上苍赋予的入场券向上攀爬摘得鲜美的一份。”材料体现的思想核心是
| A.民主自由 | B.社会公正 | C.社会契约 | D.人民主权 |
下图是“信谊化学制药厂股份有限公司”1948年发行的股票。在股票的背面盖有“1955年度股息红利及1956年一、二季度定息发讫的印章”。印章中“股息红利”到“定息”的变化,主要因为
| A.国民经济的调整 | B.“一五计划”的完成 |
| C.土地改革的完成 | D.全行业公私合营完成 |
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中关于某次会战的解说词:“这些人用他们的生命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狂言,……用他们的鲜血改写了中国军人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他们扭转了日本……侵华策略”。这次会战
①贯彻了全面抗战路线②体现了中国军人视死如归的精神
③打乱了日本侵略者的战略部署④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