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10年,美国的文化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日本为18.5%,而作为文化大国的中国这个比例偏低。截至去年,文化部门主管的文化产业单位创造增加值近507亿元,但中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38%,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中有关文化的内容单独成段,文化产业也随之上升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地位。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2)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说发展文化产业有何意义?﹙9分﹚(3)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说如何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1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神灵保佑。
材料二: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器轰鸣田野,卫星遨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自然。
材料三: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人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的哲学观点及其基本主张,并分析两种观点的共同点。
T市政府根据国家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的规定,出台了该市土地流转的实施细则,要求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杜绝强制流转等违法行为,保障农民的收益权利;把土地流转与促进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结合起来。实现了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结合材料,运用分配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等流转?
材料一: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这五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升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产业向高端化迈进步伐明显加快,并成为全球网络经济最活跃地区之一;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展开,环境治理力度明显加大,主要污染物排放明显减少,以大气、水、土壤为重点的污染综合治理持续推进;富民政策方面,贯彻“立国之道,惟在富民”,就业保持稳定,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5%,快于GDP增速;以开放促改革拓展发展新空间,“一带一路”战略和国际产能合作逐步走向深入,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
(1)根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实现科学发展取得上述成就体现的经济学意义
材料二:2015年10月8日,贵州省遵义市投资人卢科强来到当地政务中心市管局工商窗口递交了公司设立资料。仅10分钟后,他就拿到了全省首张载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这样的闪电办事速度正是受益于“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推进“三证合一”,实现“一照一码”,是进一步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体现,有利于给企业松绑,为创业提供便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国务院规定,以后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都要简化程序,明确时限,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2)结合材料二,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说明如何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促进经济发展?
三十多年前,中国几乎是绝对的平均主义,而现在收入的差距已经到了相当大的程度。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测算,目前中国居民基尼系数(衡量贫富差距的指标,数值界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大表明贫富差距越大)已超过0.45的红色警戒线。打破平均主义,“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推动中国创造了经济增长奇迹。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经济“蛋糕”已经做大,进入“共富”时代的条件已经具备。“民患寡亦患不均”,在效率与公平之间艰难寻求平衡,是已经进入“共富时代”的中国必须面对的重要命题。
(1)我们现在为什么要强调实现“共富”?
(2)由部分先富到共同富裕不是必然的,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实现共同富裕。你认为我国有哪些条件能够保证实现共同富裕?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刚开始,一辆电动自行车的售价高达3000元,巨大的利润空间使许多电动车厂家一哄而上。全国各地的电动自行车企业现有数百家,有的仅靠几间小房、几个工人、几万元资金就搞起电动自行车生产,他们将买来的零部件随意组装成车,一卖了之。现在,电动车市场开始供过于求,其售价才1000多元,一些厂家不得不转产,甚至有的企业从开业到关闭,前后才持续几个月。
材料反映了哪些经济学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