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北京奥运火炬传递路线示意图(部分)(图3—12),回答问题。(9分)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传递活动,总行程137 000 km,历时1 30天。其中,4月1日至5月3日,圣火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传递,唤起人类对和平、和谐和团结的珍惜,表达人类对友谊、关爱和尊重的渴望。
(1)2008年4月1日火炬传递活动开始之日,下列各组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单项选择)(3分)
A.曼谷一马斯喀特一伦敦一堪培拉 B.堪培拉一曼谷一马斯喀特一伦敦
C.马斯喀特一曼谷一伦敦一堪培拉 D.曼谷一马斯喀特一堪培拉一伦敦
(2)2008年5月3日火炬返回我国时,下列各组城市中,白昼长度从长到短排列,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3分)
A.达累斯萨拉姆一吉隆坡一首尔一平壤 B.圣彼得堡一伊斯兰堡一孟买一雅加达
C.布宜诺斯艾利斯一曼谷一长野一伦敦 D.胡志明市一旧金山一阿拉木图一巴黎
(3)当2008年8月8日晚8点北京奥运会开幕时,世界各地的华侨与我国留学生也将在当地观看实况转播,图3—12所列城市中,居住在 的华侨正沐浴着早晨的阳光,而学习、生活在 的我国留学生恰逢正午的钟声敲响。(3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江苏将城镇空间结构调整为“一带两轴,三圈一极”(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以强化城镇空间集聚效应。
材料二图1是2011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图2是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
(1)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是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2)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特点主要有_____________。
(3)在沿江城市带,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相比,最主要的有利区位条件是_______;在苏北地区,规划淮安增长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江苏城镇化今后应从强调数量和速度转变为强调_________,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江苏实施差别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请将适宜的城镇化发展策略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苏南地区____________苏中地区_______苏北地区___________
①强化人口向城镇轴和都市圈集聚,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
②以人口就地转移为主,建成城乡一体化城市带
③引导人口本地城镇化,提升融入长三角核心地区的能力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底特律始建于1701年,1830年后工业稳步成长,1903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公司建立,此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城”。20世纪70年代受到石油危机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了赌场等第三产业,但未能扭转经济衰退趋势。2007年房地产市场崩溃,2013年2月19日底特律市宣布已经陷入财政危机。
材料二 图1是北美五大湖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图2是底特律人口数量变化图。
图1
(1)18世纪五大湖区许多工业城市迅速发展的主要条件有________。
(2)底特律人口迅速增长时期的主导产业是________,该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
(3)20世纪中期以来,底特律日趋衰落,直至陷入财政危机的具体原因有________。
(4)简述底特律的兴衰给我国城市经济活动的启示________。
(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湖南省部分地区图
材料二湖南某地某年的部分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
(1)简述以郴州为中心的湘南地区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有利条件。(6分)
(2)读材料二,说明该地降低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6分)
(3)近几年该省关闭了规模较小、采矿活动不规范的矿山,试分析其意义。(6分)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图(图1)。
材料二:大奴湖(图2)为加拿大第二大湖,因曾在该湖岸居住过印第安部落而得名,当地印第安人多以渔猎为生,皮货贸易在早期经济中曾起重要作用。湖岸附近蕴藏多种矿产,东北岸的耶洛奈夫为金矿开采中心和加拿大西北地区首府。
(1)简述A、B两地地势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8分)
(2)大奴湖水东清西浊,简析西部湖水较混浊的主要原因。
(3)简析大奴湖沿岸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自然资源优势。(6分)
(4)在耶洛奈夫由皮货贸易场所发展为金矿开采中心的过程中,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芬兰资源环境独特,经济发展水平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
材料一图甲。
材料二 “林纸产业群体(图乙)”是芬兰首创的并被各国普遍采用的模式,该群体是木材、机械和专有技术的联合体,以木材加工为基础,生产锯材、纸浆和纸产品等,以达到群体中的各相关工业同发展。
(1)据图甲分析,芬兰北部每年出现 现象并可以看到斑斓绚丽的北极光。根据人们的长期观察发现,北极光约每隔11年就特别明显,这说明可能与 有关。
(2)芬兰是“千湖之国”,其湖泊形成大多与 作用有关。要监测芬兰湖泊水域面积的大小及其变化情况,可以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3)据图甲说明芬兰森林工业分布的特点及主要原因。
(4)据图乙简述芬兰“林纸产业群体”模式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