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趋完备。对此,20世纪80年代,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对此话的准确理解应是( )
| A.福利政策不利于社会稳定 | B.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太高 |
| C.福利政策存在弊端需要调整 | D.福利政策减少了社会消费 |
《世界文明史》中说:“(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导致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是( )
| A.统治者政策的引导 | 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
| C.社会的剧烈变动 |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
“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应出于( )
| A.儒家 | B.墨家 |
| C.道家 | D.法家 |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应该是指( )
| A.人之初,性本善 |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
| 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 | 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
2009年9月23日中国孔子基金会发布了孔子的标准像。慈眉善目的孔子两手相交,手心向上放在胸前,身子向前略倾,表现出自信大方、谦谦君子的形象。与孔子这一形象所代表的理念相吻合的( )
| A.“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
| B.“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 |
| C.“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
| D.“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 |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以下对材料中“商人”行为的阐述正确的是( )
| A.他到浮梁买茶时顺便欣赏杂剧 |
| B.他可以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 |
| C.经商使其社会地位发生根本改变 |
| D.“海禁政策”限制他往海外贩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