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种皮颜色由两对非等位基因A(a)和B(b)调控。A基因控制黑色素合成(A—显性基因—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显性基因—修饰效应出现,BB使色素颜色完全消失,Bb使色素颜色淡化)。现有亲代种子P1(纯种、白色)和 P2(纯种、黑色),杂交实验如下:
(1)①P1的基因型是 ;F1的基因型是 。
②F2中种皮为白色的个体基因型有 种,其中纯种个体大
约占 。
(2)从F2取出一粒黑色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培育成植株。为了鉴定其基因型,将其与F1杂交,预计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若子代表现为 ,则该黑色种子的基因型为 。
若子代表现为 ,则该黑色种子的基因型为 。
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为显性,TL在女性为显性。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中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
A. B. C. D.
以下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核中1/2的遗传物质 |
B.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
C.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 |
D.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 |
有关高等动物的卵细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3/4的细胞质 |
B.卵细胞核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核中一半的DNA分子 |
C.卵细胞中的染色![]() |
D.卵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数是次级卵母细胞核中的一半 |
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比较C1与C2、S1与S2细胞核中DNA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是( )
A.DNA数目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 B.遗传信息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
C.DNA数目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 D.遗传信息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
下图表示发生在某动物精巢内形成精子的过程中每个细胞中(不考虑细胞质)DNA分子数量的变化。下列各项中对本图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
A.a~e表示初级精母细胞,f~g表示精细胞形成精子 |
B.b点表示初级精母细胞形成,g点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 |
C.e~g细胞中一般不存在等位基因,f点表示减数分裂结束 |
D.d~e过程同源染色体分离,e~f过程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