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学者威尔斯说:“(7-9世纪)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也说:“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现代科技赖以存在的发明一半来自中国……”,但是他也指出:“欧洲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与其相似的现代科学。”
材料二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世界地位变化的统计表:
年代 |
科技发明 |
中国 |
世界其他国家 |
||
件 |
% |
件 |
% |
||
公元1-400年 |
45 |
28 |
62 |
17 |
38 |
公元401-1000年 |
45 |
32 |
71 |
13 |
29 |
公元1001-1500年 |
67 |
38 |
57 |
29 |
43 |
公元1501-1840年 |
472 |
19 |
4 |
453 |
96 |
请回答:
(1)隋唐以来影响世界的三项伟大科技成果的发明是怎样完成和发展的?
(2)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以后中国科技发展的状况。
(3)16世纪科技发展出现上述状况的主要历史原因有哪些?
美国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30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崛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这实在是一个奇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对美国发展各有什么重要影响?
(2)移民对美国崛起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历史上有哪几种重要的移民形式?对美国社会发展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也是美国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试举三例说明200多年来美国是怎样抓住有利的国际环境加快自己发展的。
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和日本迅速崛起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1)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腾飞的相同因素有哪些?
(2)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腾飞的成功经验的哪些?
(3)联邦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分布有何特点?分析其经济原因。
阅读法兰西第一帝国极盛时期的欧洲图。回答:
(1)法兰西第一帝国最强盛的时候,控制的范围包括哪些地区?当保持独立的还有哪两个大国?
(2)试从地理、历史角度分析法国未能征服英国的原因。
下列图片反映了19世纪以来德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历程。
图一 19世纪中期德意志纺织厂
图二 19世纪末期德国最大的军工厂克虏伯工厂
图三 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的汽车工厂
回答:
(1)依据三幅图片的信息,概括德国工业化的特点。
(2)影响图一德国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解决与图二之间存在何种联系?
(3)图三与图二相比,德国经济发展有什么新的特点?对欧洲带来什么影响?
(4)通过以上问题的分析,从中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英国公使朱尔典致英国外交部长格雷的信:
在一座已辟为条约口岸的成都市,行政管理权一旦由清政府转入革命军手中,所征收的税款有被用来支持起义军的军事行动或满足其他紧急需要的严重危险。……作为一项临时措施,必须扣留该收入,听候海关总税务司或领事团的命令。
材料2英国公使馆陆军武官韦乐沛中校的报告:
各国分遣部队共有45门野战炮,……他们驻在天津起了稳定形势的作用。
材料3英国外交部长格雷致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的电报:
我们对袁世凯怀有很友好的感情和敬意,我们希望看到,作为革命的一个结果,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能够与各国公正交往,……使在中国建立起来的贸易获得进展。这样一个政府将得到我们能够提供的一切外交上的支持。
材料4六国领事分别递交给南北议和代表的同文照会:
中国继续当前的斗争,不仅严重损害中国本身,也严重损害到外国人的物质利益和安全……,本国政府在继续采取它迄今所采取的绝对中立态度的同时,认为有责任非正式地吁请双方代表注意,需要尽快达成一项旨在结束目前冲突的协议。
请回答:
(1)材料1提出的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表明了英国的态度是什么?
(2)材料2各国的行动对哪一方有利?目的是什么?
(3)材料3说明英国对华政策有何变化?出发点是什么?
(4)材料4表达了各国的一致态度是什么?综合4个材料指出各国“中立态度”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