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英国公使朱尔典致英国外交部长格雷的信:
在一座已辟为条约口岸的成都市,行政管理权一旦由清政府转入革命军手中,所征收的税款有被用来支持起义军的军事行动或满足其他紧急需要的严重危险。……作为一项临时措施,必须扣留该收入,听候海关总税务司或领事团的命令。
材料2 英国公使馆陆军武官韦乐沛中校的报告:
各国分遣部队共有45门野战炮,……他们驻在天津起了稳定形势的作用。
材料3 英国外交部长格雷致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的电报:
我们对袁世凯怀有很友好的感情和敬意,我们希望看到,作为革命的一个结果,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能够与各国公正交往,……使在中国建立起来的贸易获得进展。这样一个政府将得到我们能够提供的一切外交上的支持。
材料4 六国领事分别递交给南北议和代表的同文照会:
中国继续当前的斗争,不仅严重损害中国本身,也严重损害到外国人的物质利益和安全……,本国政府在继续采取它迄今所采取的绝对中立态度的同时,认为有责任非正式地吁请双方代表注意,需要尽快达成一项旨在结束目前冲突的协议。
请回答:
(1)材料1提出的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表明了英国的态度是什么?
(2)材料2各国的行动对哪一方有利?目的是什么?
(3)材料3说明英国对华政策有何变化?出发点是什么?
(4)材料4表达了各国的一致态度是什么?综合4个材料指出各国“中立态度”的实质。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人说:“三大改造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在近代中国,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之间就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请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此观点。
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合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欧9-13世纪是封建庄园兴盛时期,到11世纪中叶以后新城市和集市涌现,最大的集市数香槟集市(从西欧、北欧和东方运来的货物都在法国香槟伯爵领地六座城市交易,成为全欧性的商业中心)。一些城市商人势力显赫,操纵市政,形成为城市贵族。教会虽然在文化领域中占据统治地位,但教会并不能完全扼杀人们的思想和对生活的渴望。大学生抒发个人情怀的校园诗歌流行,被称做“世俗的拉丁诗”。
——摘编自《世界历史(中古部分)》
材料二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是实行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相结合、计划管理以市场为基础的管理体制。1953年国家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并宣布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过渡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紧运行(注:大意是指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加速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为了与这种经济紧运行和逐步单一的公有制相适应,在管理体制方面,也逐渐由以市场为基础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转向计划经济,到1956年底,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生产要素市场基本消亡,产品市场也在国家的计划控制之下,形成了以指令性计划为主、指导性计划为辅的计划经济体制。
——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简史》
(1)结合所学,概括11-13世纪的西欧和中国宋元时期的共同之处。
(2)依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化,说明变化的原因。20世纪末期,中国的经济体制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探究题:
材料一“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那么,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
材料三“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
(2)材料二中的“他”指谁?他的“新政”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3)材料三中“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具体指什么经济体制?并指出该目标确立于党的哪次代表大会?
(4)纵观上述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八大”根据综合平衡的原则,明确提出,在今后的经济建设中,必须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根据原料资金的可能和城市的需要,积极发展重工业,并且大力发展农业,相应地发展运输业和商业……
——摘自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1965年中央明确指出:“第三个五年计划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逐渐改变工业布局。”
——1965年9月,国家计委《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
材料三 1978年、2007年我国产业结构图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20世纪50~70年代末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措施的特点。
(2)依据材料三中的图说明我国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并指出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示意图:

材料二 1933~1936年中国(国民政府)轻工业月平均生产指数增长表:

材料三 漫画《财神图》: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4分)材料二反映了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6分)
(2)材料三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哪个时期?对联中的“卖国”具体指国家利益出卖给哪个国家?“一手遮天”又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