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11月份)开始,下列有关郑州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正午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大 | B.昼长越来越短 |
C.自转线速度越来越大 | D.昼长大于12小时 |
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17~18题。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指向型 | B.劳动力指向型 | C.原料指向型 | D.动力指向型 |
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 B.产品科技含量高 |
C.以航空运输为主 | 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
读右图,图中椭圆代表分布于不同国家的零件生产厂家。完成15~16题。图中所示的工业部门可能是
A.啤酒酿造工业 | B.服装制造工业 |
C.飞机制造工业 | D.钢铁冶炼工业 |
该工厂的零部件生产出现了全球化趋势。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
A.增加产品的国际化程度,从而更好地被世界各国人选购 |
B.充分发挥各地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
C.带动相关各国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全球经济水平的提高 |
D.跨国公司为显示其实力,从而提高某品牌知名度 |
下图表示某地农业生产投入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13~14题。影响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条件的变化 | B.市场需求的变化 | C.科学技术的发展 | D.国家政策的变化 |
图中④阶段比③阶段更有利于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因为
A.引进了新的蔬菜品种,更适合在当地种植 |
B.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了蔬菜产量 |
C.减少温室大棚使用,提高了经济效益 |
D.减少了化肥、农药投入,促进了农副产品综合循环利用。 |
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
A.土地资源不足 | B.化肥、农药不足 | C.劳动力不足 | D.水资源不足 |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回答10~11题。导致产生上述情况最主要的因素是
A.地形 | B.气候 | C.土壤 | D.水源 |
如今北方市场上随处可见荔枝的原因是
A.交通条件和食物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 B.荔枝的种植区位范围扩大到了北方 |
C.大部分荔枝是北方温室里种出来的 | D.我国北方市场对荔枝的需求量变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