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向石蕊试液中缓慢通入过量的Cl2,溶液最终呈无色
②SiO2不能与硝酸反应,但能与氢氟酸、NaOH溶液反应,并且是酸性氧化物
③铁与浓硫酸、浓硝酸在常温下均不发生反应
④CO2、SO2、NO2均是大气污染物,并且都能形成酸雨
⑤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ml的浓H2SO4配制浓度为2.3mol/L的稀 H2SO4溶液500ml时,需要用量筒量取浓硫酸6.3ml;
⑥由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没有把稀释后的溶液冷却到室温就进行了定容,则所配溶 液浓度将偏高,应对定容后的溶液进行冷却,再加水定容。
A.①② | B.②⑤ | C.①③ | D.④⑥ |
高一教材中的一个演示实验:用脱脂棉包住0.2gNa2O2粉末,放在石棉网上,在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水;可以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此实验现象说明:
A.Na2O2与H2O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 B.Na2O2与H2O反应中有氧气生成 |
C.Na2O2与H2O反应中有氢氧化钠生成 | D.Na2O2与H2O反应中有中间产物H2O2生成 |
有机物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之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有机物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苯酚能跟NaOH溶液反应,乙醇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
B.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
C.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D.苯与硝酸在加热时发生取代反应,甲苯与硝酸在常温下就能发生取代反应 |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必要的夹持装置及石棉网已省略)的是()
A.实验室制乙烯 | B.实验室制乙炔并验证乙炔发生氧化反应 | C.实验室中分馏石油 |
D.若A为醋酸,B为贝壳(粉状),C为苯酚钠溶液,验证醋酸、苯酚、碳酸酸性的强弱 |
下列有关除杂质(括号中为杂质)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A.乙醇(水):加新制生石灰,蒸馏,收集馏出物 |
B.溴乙烷(乙醇):多次加水振荡,分液,弃水层 |
C.苯(苯酚):加溴水,振荡,过滤除去沉淀 |
D.乙酸乙酯(乙酸):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分液,弃水层 |
下列各组有机化合物中,肯定属于同系物的一组是()
A.C2H6与C5H12 | B.C3H6与C4H8 | C.甲醇与乙二醇 |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