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秦朝和古希腊分别是世界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的代表,前者的政治制度是怎样构成的?后者的政治制度有什么样的独创?
(2)两者核心特点分别是什么?
(3)造成这种特点的原因分别有哪些?
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以下两个历史片段试透过现象发现过去时代的特性,从而解读发生在不同时空的文明。(14分)
片段一:
第5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8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十二铜表法》的出现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
(2)你认为这些法律规定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为什么?
片段二:
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3)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政治原则是什么?
(4)如何评价该宪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两年半以来,世界的一大部分正在遭受着历史上最可怕的战争的破坏。……
在这场斗争中,德国和它的盟国——奥匈、保加利亚和土耳其,赢得了战争的许多胜利,显示了他们的不可摧毁的力量。……但是,同时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他们建议现在就立即开始和平谈判,他们确信他们所提出的以保证他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建议,是可以恢复持久和平的基础的。
如果尽管有了这个和平与和解的建议,而斗争竟仍要继续下去,四盟国决心将斗争进行到胜利为止。而同时在人类和历史面前将声明不负任何责任。
——摘自1916年12月12日德国政府和平建议
材料2协约国不得不在它们的答复中首先提出,强烈抗议敌国照会中两点主要论断,这个照会企图将战争责任推在协约国身上,并且宣扬中欧国家的胜利。
……倡议还企图加强德国和它的同盟国的公共舆论。这些盟国已经由于它们的损失而发生严重的动摇,由于经济上被包围而疲惫不堪,并且由于强迫它们的人民做出极大的努力而分崩离析。
——摘自1916年12月29日协约国政府的答复
回答:
(1)料1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上材料的观点有何不同?哪一方的观点较符合实际?
(3)战争的责任问题,双方是如何看待的?你如何评价?
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的美国社会景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美国繁荣时期的汽车长龙
图二:美国人被迫出售私人汽车
图三:巨大宣传画下排队领取救济金的美国人
(1)图二和图三反映当时美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这一事件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2)为应对这一事件,美国罗斯福政府采取什么对策?其实质是什么?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上述案例中借鉴什么经验或教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治家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摘自《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二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会门下。或有未当,
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三: 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目的是要实现大多数人的民主,而不是少数人的民主。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政治理论……创造适合中国国情、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实现形式。这些与当时国民党的统治制度形成了鲜明对照,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并得到人民的拥护。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请回答:
(1)根据以上图文资料,分别指出其政体的性质。
(2)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三图的政体在权力结构上有何异同?
(3)材料一和材料四的国家分别采取哪些重要措施来保障公民可以参政议政的?
(4)材料一宣称其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而不是少数人的民主”,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材料一即如关税,洋人仅完厘半,而华人则勒索数成,盘查则洋船不敢谁何,华船则百般恫喝,以致华商人人气短,而不能自保之势矣。
——《扩充商务十条》
材料二洋货入中国,则输半税;土货出外洋,则加重征。资本纵相若,而市价则不相同。洋货可平沽,而土货必昂其值,颠倒错紊,华商安得不困,洋商安得不丰?
——郑观应《盛世危言·商务一》
问题:
(1)为什么会出现关税“洋人仅完厘半”的状况?
(2)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3)这种现象产生了什么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