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一部分””是指
| A.妇女 | B.外邦人 | C.全体公民 | D.奴隶 |
1972年2月1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3月6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设计者用汉字“友”把画面切割成五块:尼克松与毛泽东、周恩来的会面,尼克松一行参观长城、观看芭蕾舞《红色娘子军》,Nixon’s China Odyssey(尼克松的中国奥德赛之旅)。作者的设计意图不可能是
| A.尼克松与毛、周成为政治挚友 |
| B.中美最高层终于打破坚冰开始交往 |
| C.尼克松访华是一次冒险、开拓之旅 |
| D.尼克松的访华具有划时代意义 |
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加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 A.当前国际关系中仍存在“冷战”行为 |
| B.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清楚认识 |
| C.没有认清上合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的新特点 |
| D.国际局势紧张,大国对抗日趋激烈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修改,或重订。”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 A.一边倒 | B.另起炉灶 |
| C.不结盟 |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1980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提出了权力高度集中导致领导专制、滥用权力和腐败等问题。该讲话体现了共产党人
| A.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充分重视 |
| B.对腐败问题的充分重视 |
| C.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初步构想 |
| D.开始了新时期政治体制的改革 |
1953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一条规定:“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各民族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下列对此材料的解读,准确的是
| A.它说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已经确立 |
| B.《共同纲领》为此时中央人民政府的执政方针 |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取代了政协制度 |
| D.五个民族自治区人民开始选举人大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