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1,3,5

 

                      表1:A市劳动力在各类企业中的就业状况



企业类别
国有企业
集体
私营
外资
个体及灵活就业
比重
20%
8%
37%
12%
23%

 
表2:A市三大产业就业状况
表3: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人的平均年收入(美国)

 
1987年
2007年
高中,未上大学
38713美元
38331美元
大学毕业
55781美元
68813美元
大学毕业生高出的百分点
44%
82%

图15
(1)以上3个图表各反映什么经济现象?
(2)就业是民生之本。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政府在促进就业问题上应该采取的措施。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凡是没有经过审核确认的行政权力一律不得行使,凡是没有在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的行政权力一律不得行使”。目前,江苏全省52个省级政府部门和所有省辖市、县(市、区)的行政权力事项基本全部上网运行。今年1至7月,全省各级各部门电子监察系统共告警3946起,发起督办1032件,已经办结561件。截至2010年9月15日,全省各级行政机关在网上办理的事项达到576万多件。
(1)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请运用所学知识在下图空白处填上适当的监督形式,并说明理由。

监督形式一:理由:

监督形式二:理由:

(2)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中两个“不得行使”的理解。

材料一:
图1:新中国成立以来GDP和城镇化率情况图2:2008年我国与发达国家城镇化率比较

注:城镇化率通常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
材料二:城镇化过程是一个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据有关专家预测,在我国,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约有20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生活、就学、就业。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推进城镇化。
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图1、图2分别反映的经济现象,并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推进城镇化对扩大内需的积极作用。
(2)有人认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能够实现社会的公平。请你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材料一:截止2010年10月26日24:00,201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报考正式结束。本次报考人数达到1415138人,平均报考人数与职位数比例达到了87.3:1。从报名情况看,今年国考报考职位冷热不均,冰火两重天现象依然存在。海关系统仍然是顶级火热的职位,达到了“沸点”位置,报考人数最多的前十大职位,有九成为海关系统职位,且占据了前九名的位置。但无人报考职位主要集中在气象局、地震局等部门个别职位出现无人报考,究其原因,主要有:一、工作经验、资历要求高,专业性强的职位。二、基层工作经历限制较大。三、职位属于一线,工作较为艰苦。
材料二:由于《劳动合同法》部分条款规定得不明确,在实践中导致有一些条款难以操作,为了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消除操作上的困局,进一步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2008年国家颁布实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1)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劳动者应树立怎样的就业观念?
(2)如果企业没有按《劳动合同法》及其条例办事,劳动者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以下材料摘自某中学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材料一:月总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800元之间,而饮食方面支出居于350—450元的人数最多,“吃饭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较高。
材料二:大多数中学生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比较注重自己的个性形象,追求品味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材料三: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为了一套名牌衣服,有些同学节衣缩食,有些同学不惜向别人借钱,有些同学不考虑家庭的承受力一定要满足自己的欲望。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材料一,对中学生的消费结构作出分析。
(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中学生的消费心理。
(3)中学生应该如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材料一:2009年全国与江苏经济增长率、居民消费率比较

经济增长率
居民消费率
全国
江苏
全国
江苏
8.7%
12.4%
35.3%
34%

注:消费率又称最终消费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的最终消费(用于居民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的总额)占当年GDP的比率。发达国家的消费率一般在70%左右,发展中国家一般在50%左右。
材料二:2009年江苏省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结合江苏本地实际,坚定不移地扩内需、稳外需、保增长,把经济增长的主要立足点放在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上,同时毫不动摇地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实现扩大内需为主和积极利用外需共同拉动经济增长。
(1)材料一反映江苏省在消费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二谈谈江苏省政府为什么重视扩大内需问题的解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