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人患某病毒性疾病时,感染和免疫发生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下列对免疫产生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初次感染病毒后,干扰素在使疾病痊愈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B.初次感染病毒后,机体只是通过细胞免疫使疾病痊愈 |
C.再次感染后病症较轻,是记忆性淋巴细胞被激活,产生了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
D.再次感染后病症较轻,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配合共同作用的结果 |
下列图示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物质的跨膜运输,其中图甲示渗透平衡状态,△h为S1与S2液面高度差.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S1与S2溶液渗透压相等 |
B.若用等量清水替换图甲漏斗中S1高出S2的部分,再平衡时△h会不变 |
C.图乙中a、b、c运输方式都属于被动运输 |
D.兴奋产生时,神经细胞膜外Na+内流的方式为图乙中的a |
下图所示为甘蔗的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①消耗CO2释放O2,过程③消耗O2释放CO2 |
B.过程②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过程③只发生在线粒体基质 |
C.过程①产生[H],过程②消耗[H],过程③产生[H]也消耗[H] |
D.若过程②的速率大于过程③的速率,则甘蔗的干重必然增加 |
生命活动中,酶是不可缺少的生物催化剂,以下五种酶的作用对象分别是()
①肽酶 ②解旋酶 ③纤维素酶 ④ATP水解酶 ⑤DNA连接酶
A.碱基间氢键、肽键、植物细胞壁、磷酸基团、磷酸基团 |
B.肽键、碱基间氢键、植物细胞壁、高能磷酸键、磷酸二酯键 |
C.肽键、碱基间氢键、原生质层、[H]、氢键 |
D.R基、脱氧核苷酸、细胞膜、ATP、磷酸基团 |
下列图示有关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秋天用菠菜做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只能得到甲图中色素带①和② |
B.若乙图表示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其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
C.丙图中培养酵母菌的锥形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目的是让酵母菌繁殖 |
D.丁图表示洋葱根尖的培养,洋葱底部不能接触到烧杯内液面 |
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剧为25℃和30℃,图6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正确的()
A.a点时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只受温度的影响 |
B.b点时植物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
C.若将温度从25℃提高到30℃时.a点上移,d点下移 |
D.c点时该植物的O2产生量为V1+V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