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人体内环境是指______________ ;内环境指图中的标号___ ___等部分。
(2)组织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氧是如何从毛细血管到达细胞的?(用图中的标号表示)______。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是如何从组织细胞到达毛细血管的?(用图中的标号表示)______。
(3)组织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通过______、__________等系统才能到达各种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终产物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等系统才能排出体外。
请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一些问题。
(1)微生物的分布:微生物主要分布在富含________的土壤表层;不同微生物对pH的要求不同,细菌常生活在酸碱度________的潮湿土壤中。
(2)微生物的消毒和灭菌:在菊花组织培养中,对外植体常用酒精和____________进行消毒。在微生物培养中,对培养基常用______________方法进行灭菌。静止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其原因是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还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要检测灭菌是否彻底,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微生物的应用: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运用吸附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请写出该过程的化学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果醋制作时,运用醋酸菌在________和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
(4)微生物的接种: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5)微生物的计数:根据培养基上出现的菌落数目和稀释倍数计算得出细菌数目往往比实际的数目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微生物的鉴定:为检测尿素分解菌的存在与否,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______________(选择、鉴别)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指示剂,如果存在尿素分解菌,则指示剂将变____________色。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1)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________、________方法从油料作物中提取。
(2)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3)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________法直接计数;从微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____________,以确定其应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________技术使脂肪酶能够重复使用。
(4)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________技术。
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和酶的问题。
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图所示。
(1)①过程称为________,②过程是为了________。
(2)Ⅰ号培养基称为________(按功能分);该培养基中除了加入淀粉外,还需加入另一种重要的营养成分________。
A.琼脂 B.葡萄糖 C.硝酸铵 D.碳酸氢钠
(3)一般对配制的培养基采用高压灭菌,其中“高压”是为了________。
在高温淀粉酶运用到工业生产前,需对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进行测定。图中的曲线①表示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图中的曲线②。
(4)根据图中的数据,判断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________。
A.40℃~50℃B.50℃~60℃
C.60℃~70℃D.70℃~80℃
(5)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该酶只能在最佳温度范围内测出活性
B.曲线②35℃数据点是在80℃时测得的
C.曲线①表明80℃是该酶活性最高的温度
D.曲线②表明该酶的热稳定性在70℃之后急剧下降
下图甲、乙是微生物接种常用的两种方法,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是利用________法进行微生物接种,图乙是利用________法进行微生物接种。这两种方法所用的接种工具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对这两种接种工具进行灭菌和消毒的方法依次是________和酒精消毒。
(2)接种操作为什么一定要在火焰附近进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接种后,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细菌时为什么进行倒置培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是采用上述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解,其接种方法是________(填图甲或图乙)。
果蝇体表硬而长的毛称为刚毛,刚毛性状由一对核基因(A、a)控制。在一个自然繁殖多代的直刚毛果蝇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卷刚毛雄果蝇。于是,有人将该卷刚毛雄果蝇与野生型直刚毛雌果蝇杂交,得到F1,然后,他采用假说—演绎法对此进行了如下探究。(自然状态下,野生型果蝇一般为纯合子)
(1)假设F1雌雄果蝇全为直刚毛,让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到F2。
①若F2雌雄果蝇仍然全为直刚毛,则说明卷刚毛的出现属于________(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变异。
②若F2果蝇中出现了一定比例的卷刚毛,这种遗传现象称为________。
③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这只卷刚毛雄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XaY。
(2)假设F1果蝇的刚毛有直刚毛和卷刚毛两种,让F1直刚毛果蝇与卷刚毛果蝇杂交得到F2。
①根据F1果蝇的表现型,可以判定________刚毛为显性性状。
②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卷刚毛是由亲代生殖细胞中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导致的。
③后来经过进一步的思考发现,上面第②小题的推导还不够严密,其原因是在F2出现了上述表现型及比例的情况下,卷刚毛还可能是由亲代生殖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
④另外,他认为这只卷刚毛雄果蝇的基因型也可能是XaYA,那么若F2雌雄果蝇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此假说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