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和酶的问题。
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图所示。
(1)①过程称为________,②过程是为了________。
(2)Ⅰ号培养基称为________(按功能分);该培养基中除了加入淀粉外,还需加入另一种重要的营养成分________。
A.琼脂 B.葡萄糖 C.硝酸铵 D.碳酸氢钠
(3)一般对配制的培养基采用高压灭菌,其中“高压”是为了________。
在高温淀粉酶运用到工业生产前,需对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进行测定。图中的曲线①表示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图中的曲线②。
(4)根据图中的数据,判断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________。
A.40℃~50℃ B.50℃~60℃
C.60℃~70℃ D.70℃~80℃
(5)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该酶只能在最佳温度范围内测出活性
B.曲线②35℃数据点是在80℃时测得的
C.曲线①表明80℃是该酶活性最高的温度
D.曲线②表明该酶的热稳定性在70℃之后急剧下降
(每空2分,共10分)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患白化病的儿子,一个正常儿子和一个正常女儿,问:
(1)这对夫妇生育不患白化病儿子的几率是_________。
(2)这对夫妇生育的儿子中,不患白化病的几率是_________。
(3)这对夫妇生育出不带白化病基因的正常儿子的几率是_________。
(4)这对夫妇生育的那个正常儿子,不带白化病基因的几率是_________。
(5)这对夫妇又生了一个女儿,她患白化病的几率是_________。
下图表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请回答:
(1)图中[ ]_________上的叶绿素约占该结构上所有色素的_________。
(2)光反应是在[ ]_________上进行的,因为这里分布着__________________;暗反应是在[ ]_________中进行的,因为这里分布着_________。
(3)光反应的生理意义是:光反应所产生的[3]_________和[ ]_________,是暗反应所必需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4)暗反应包括[6]_________和[ ]_________。
(5)若突然降低CO2的浓度,则叶绿体中下列物质的含量变化是[3]_________。
下图是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据图回答:
(1)呼吸过程是从_________开始的,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分为_________个阶段。
(2)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释放的CO2是在第_________阶段产生的;H2O是通过第_________阶段形成的;产生ATP最多的是第_________阶段。
(3)有氧呼吸中氧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
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玉米黄粒和白粒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Y和y控制),将纯种黄粒和白粒玉米间行种植(如下图),收获时所得玉米粒如下表:
所结的玉米粒 |
白粒 |
黄粒 |
白粒玉米果穗上 |
有 |
有 |
黄粒玉米果穗上 |
无 |
有 |
(1)在玉米中,黄粒对白粒是___________性,在黄粒玉米果穗上,黄粒玉米中胚是___________。
(2)某同学为了获得杂种F1来验证孟德尔基因分离规律,为准确起见,他应选用上述___________玉米果穗上结的___________玉米粒来进行播种。杂交试验中,对母本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纯种有色饱满籽粒的玉米与无色皱缩籽粒的玉米杂交(实验条件满足实验要求),F1全部表现为有色饱满。F1自交后,F2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有色饱满73%,有色皱缩2%,无色饱满2%,无色皱缩23%。请回答:
①上述每一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___________。
②这两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___________。
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低洼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这些植株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茎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同学们分两组对该植物的花色、茎色进行遗传方式的探究。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第一组:取90对亲本进行实验 |
第二组:取绿茎和紫茎的植株各1株 |
|||
杂交组合 |
F1表现型 |
交配组合 |
F1表现型 |
|
A:30对亲本 |
红花×红花 |
36红花:1白花 |
D:绿茎×紫茎 |
绿茎:紫茎=1:1 |
B:30对亲本 |
红花×白花 |
5红花:1白花 |
E:紫茎自交 |
全为紫茎 |
C:30对亲本 |
白花×白花 |
全为白花 |
F:绿茎自交 |
由于虫害,植株死亡 |
(1)从第一组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花色隐性性状为___________,最可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组。
(2)若任取B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现型有___________种可能。
(3)由B组可以判定,该种群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___________。
(4)从第二组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隐性性状为___________,判断依据的是___________组。
(5)如果F组正常生长繁殖的话,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___________。
(6)A、B两组杂交后代没有出现3:1或1:1的分离比,原因是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