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箍(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葙放在目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据此,回答1~2题。

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中a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速线,b表示该地某时高空稳定风向轨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地可能位于()

A.北半球 高压中心 B.北半球 低压中心
C.南半球 高压中心 D.南半球 低压中心

虚线附近可能出现的天气系统及天气状况是()

A.冷锋,乙地为阴雨天气
B.冷锋,丙地为阴雨天气
C.暖锋,乙地为晴朗天气
D.暖锋,丙地为晴朗天气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就相同海拔高度来说,该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

A.大致相等 B.北坡较多
C.南坡较多 D.难以判断

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

A.南坡3 500米 B.南坡2 000米
C.北坡3 500米 D.北坡2 000米

该山地所属山脉可能是()

A.南岭 B.秦岭
C.阴山山脉 D.天山山脉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图5示意1961~ 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 B.植被少
C.地势高 D.云雨少

下图为“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 “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关于地球运动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②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各处都相等
③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是均匀分布的
④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7月初最慢,1月初最快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

A.30° 1月 B.60° 7月
C.60° 1月 D.30° 7月

2012年10月23日,我国空间科学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简称“子午工程”)在北京通过国家验收。2010年6月3日凌晨4时整,在海南省儋州市(109.5°E,19.5°N)探空火箭发射场,我国“子午工程”首枚气象火箭成功发射。2010年8月,“子午工程”第一次监测到我国上空空间环境对太阳风暴的响应。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子午工程”通过验收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

A.甲 B.乙 C.丙 D.丁

首枚探空气象火箭成功发射时()

A.全球新的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1/3
B.伦敦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
C.我国科学家正在南极中山站进行科考
D.儋州市已旭日东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