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回答1—3题。仅从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看,①等温线的数值可能为(单位:℃)
A.–15℃,–25℃ | B.–15℃,–35℃ |
C.–35℃,–25℃ | D.–35℃,–45℃ |
南极洲的等温线大致呈同心圆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 B.洋流 | C.太阳辐射 | D.大气环流 |
②地与③地之间的温差范围(T)为(单位:℃)
A.30<T<50 | B.50<T<70 | C.50<T<60 | D.40<T<60 |
我国科学家从a地出发到b、c、d三地考察(图中标注的是经纬度位置和抵达时的北京时间)。读图回答题。科学家抵达下列各地时,符合实际的现象是
A.b地--—太阳已经升起 | B.c地——当地为正午 |
C.d地--—太阳位于地平线以下 | D.d地——当地日期为19日 |
在d地观察太阳,观察时间(当地时间)与太阳所在方向组合正确的是
A. 3:00东北方 | B. 8:00西南方 |
C. 15:00西北方 | D. 19:00东南方 |
下图中N为北极点,弧 POQ为晨昏线,读图回答题。一旅游者16时位于图中H点,则
A.此时刚日出 | B.旅游者的影子位于西南方 |
C.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 D.北京的昼长在变短 |
一飞机欲从Q地飞往P地,其最短航行路线是
A.沿弧QOP从Q飞往P | B.沿QNP从Q飞往P |
C.沿纬线从Q飞往P | D.沿QMP从Q飞往P |
读下图,回答题。表示1月初赤道上的点是( )
A.① B.② A.③ D.④3月21日这一天,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点是( )
A.②③ | B.③④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图中⑤表示的可能是( )
A.12月22 日北极点 | B.6月22日北极圈 |
C.12月22日南极点 | D.12月22日南极圈 |
图中P表示北京某日情况,则此季节北京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大风沙暴 | B.午后暴雨 | C.春旱 | D.寒潮 |
11月5日,北京(40°N、116°E)当地看到太阳升落的视运动轨迹示意图为
读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题: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A.东经70° | B.东经90° | C.西经70° | D.西经110° |
此日在()
A.3月21日前后 | B.6月22日前后 |
C.9月23日前后 | D.12月22日前后 |
下表为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资料,据此比较北极和南极极夜持续天数。
A.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多于南极 |
B.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相等 |
C.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少于南极 |
D.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相比时多时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