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多的沉寂,2009年第一个大黑子群终于出现。从青岛观象台了解到,6月1日当天共观测到9颗黑子,6月2日有12颗黑子,它们的出现预示着太阳黑子活动进入新一轮高峰周期。回答1—2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黑子区域是太阳表面的较低温区域 |
B.黑子区域温度比周围高 |
C.黑子区域释放出大量偏黑色的尘埃 |
D.黑子区域含有大量的水汽 |
太阳黑子活动进入新一轮高峰周期,预示着
A.全球温度降低 |
B.太阳耀斑也进入新一轮高峰周期 |
C.太阳耀斑将进入新一轮平静周期 |
D.显著改变世界植被分布 |
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受大湖效应影响,2014年美国部分地区遭受罕见的暴风雪。图(a)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图(b)为某区域地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a)中
A.①气流强弱决定降水量多少 |
B.产生③过程的原理类似暖锋 |
C.②环节可以用GIS技术监测 |
D.④为高空冷气流受热后抬升 |
此次暴风雪
A.能加剧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 |
B.直接减少全球干湿、冷热差异 |
C.与旱灾属于同一种灾害类型 |
D.对海陆交通运输造成严重破坏 |
图(b)中出现降雪量最大月份和地点可能是
A.1月,甲地 | B.4月,乙地 |
C.9月,丙地 | D.11月,丁地 |
城市路灯的照明时间受自然条件影响。下图示意某年北京市二分二至日路灯照明时间。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路灯:
A.a日开启时刻与降旗时刻相同 |
B.夜晚照明时间c日比d日长 |
C.b日提前开启可能受天气影响 |
D.d日关闭时刻晚于乌鲁木齐 |
夜雨是重要的农业气候资源,其多少常用夜雨率表示。夜雨率是夜间降雨量占日降雨量的百分率。图示意青藏高原部分地区夏季平均夜雨率(%)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图示城市中,夏季夜雨率最高的是
A.拉萨 | B.昌都 |
C.林芝 | D.那曲 |
夜雨率高
A.不利于植物光合作用 |
B.增大地面蒸发消耗 |
C.降低地质灾害发生频次 |
D.有利于增加土壤水分 |
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夜雨率和海拔呈正相关 |
B.昌都位于河流谷地之中 |
C.林芝年降水量小于拉萨 |
D.那曲以北地区地形崎岖 |
苏伊士运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运通道之一,2015年8月埃及新苏伊士运河(包括新开凿的35千米河道以及原有的37千米河道的拓宽和加深)正式开通,标志着苏伊士运河首次允许船舶双向通行。作为埃及建设“苏伊士运河走廊”的重要部分,新苏伊士运河还将带动运河沿线区域的发展。图示意新苏伊士运河位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新苏伊士运河的修建
A.缩短了红海和地中海之间的航行距离 |
B.促进了非洲和欧洲之间贸易快速增长 |
C.减少了往来船只通过运河的行驶时间 |
D.扩大了通行船舶在运河内停泊的空间 |
埃及“苏伊士运河走廊”适宜发展的产业有
①石油化学工业 ②航天工业 ③船舶制造业 ④粮食种植业 ⑤水产养殖业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⑤ | D.③④⑤ |
粮食生产集中度是指某时期某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其变化可以反映该地区在全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变化。表1示意1990~2010年我国各温度带粮食产量和粮食生产集中度。据此完成下列问题。我国粮食生产的变化是
A.亚热带和热带粮食生产集中度呈上升趋势 |
B.中温带和暖温带粮食生产集中度呈下降趋势 |
C.亚热带和热带粮食产量增幅大于中温带和暖温带 |
D.粮食生产中心有向中温带和暖温带地区转移的趋势 |
针对我国各温度带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应采取的相应对策是
A.加大热带和亚热带粮食种植的扶持力度 |
B.提高中温带和暖温带粮食生产的水资源保障能力 |
C.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粮食运输的效率 |
D.提升粮食生产的科技投入和机械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