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Fe3+和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1、图2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1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 |
B.若图1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则一定说明Fe3+比Cu2+对H2O2分解催化效果好 |
C.用图2装置比较反应速率,可测定在相同状况下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及反应时间 |
D.为检查图2装置的气密性,可关闭A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是否复原 |
已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A.![]() |
B.![]() |
C.Mg2+、Cl-、Fe2+ | D.K+、SiO![]() |
下列化学反应中,能用离子方程式 H+ + OH-== H2O 表示的是
A.2H2 + O2![]() |
B.HCl + NaOH == NaCl + H2O |
C.2HCl + Cu(OH)2== CuCl2 + 2H2O |
D.Ba(OH)2 + H2SO4== BaSO4↓+ 2H2O |
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硅单质是制造光电池的主要原料 | B.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 |
C.可用石英坩埚加热氢氧化钠固体 | D.玻璃、水泥、陶瓷都是硅酸盐产品 |
下列关于SO2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 B.能与水反应生成硫酸 |
C.能与NaOH溶液反应 | D.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下列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加热氢氧化铁固体 | B.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 |
C.铜丝放入浓硫酸中并加热 | D.将氯气通入冷的消石灰浊液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