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68年的一天,日本京都皇宫的大殿内,天皇率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论;武官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从此,日本励精图治,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材料二  1871年12月,日本政府派出有许多重要官员组成的大型使节团,先后考察了美、英、法等12个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情况。通过考察,日本领导人进一步认识了日本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开始寻找一条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
材料三 明治时期,许多高级官员认为日本只有“脱亚入欧”,才能与西方列强平起平坐。所谓“脱亚入欧”,即脱离落后的亚洲,进入先进的欧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破历来之陋习”和“求知识于世界”,分别是指明治维新哪两项重大举措?具体内容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日本是如何实现“脱亚入欧”的?
(3)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治维新的实质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
--据新华社电
材料二: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中国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崇尚科学、爱好和平的中国,一定会和平利用太空资源、让太空真正为人类造福。
--据新华社电

1.

据材料一,"垄断空间技术"的是哪两个国家?当时两国的地位反映了怎样的国际格局?

2.

材料一、二在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意义时,侧重点有何不同?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为何有这样的差异。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清除旧有的阶段贵贱的社会差别。
--据(美)费正清《观察中国》

1.

为实现"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梦想,中国近代各阶段做出了哪些努力?

2.

为提高农民地位,中国近,现代各阶段制定了哪些纲领和政策?

3.

1949年以来,中国参加了哪些国际组织,见证了"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从2006年起,我国彻底免除在中国持续2600年的农业税。2006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实现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些决策都为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农村生产资料公有制通过哪个事件确立于何时?此后在农村生产资料公有制问题上出现了什么错误?有什么危害?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了什么政策?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3)当前,你认为怎样才能加快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敏感问题,“一个中国”是中国的原则立场。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2 年2 月28 日,是《中美联合公报》发表30 周年纪念日。30 年前的2 月21 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2 月28 日,中美两国政府领导人发表了举世瞩目的《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了正常化。
材料二:2002 年2 月21 日至22日,美国总统布什访华。在会谈中,江泽民主席阐述了中国政府在解决台湾问题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布什总统强调美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政策、遵守美中三个联合公报。
材料三: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关系最敏感、最核心的问题。最近一段时间,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错误行径,如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宣称不遗余力地保护台湾,允许台政要访美,在国会设立所谓的“台湾小组”等。针对美国的上述错误行径,我外交部向美方提出了严正交涉和强烈反对。
1.简要指出《中美联合公报》给人们留下的启示。
2.我外交部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反对说明了什么?
3.30 年来,中美关系走过了不平坦的道路,但总的来看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哲学观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共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动,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确立起来的,概括其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