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
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 年份 |
1969 |
1970 |
1971 |
1972 |
1973 |
1974 |
1975 |
1976 |
1977 |
1978 |
| 建交国家 |
49 |
54 |
69 |
87 |
88 |
95 |
103 |
107 |
110 |
112 |
①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 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
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 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轧花厂,因惧怕官吏们反对,所以表面上依附于日本人的保护之下;上海均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旗,船尾悬挂中国龙旗。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源是
| A.中外合资生产开始形成 | B.民族资产阶级得到了外国的大力支持 |
| C.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 | D.民族资本主义生存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下列有关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轻工业发展迅速 | B.重工业基础依然薄弱 |
| C.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 D.自然经济仍然占据绝对优势 |
“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表明清政府已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一政策的调整发生在()
| A.鸦片战争之后 |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
| C.甲午战争之后 | D.辛亥革命之后 |
清朝初年曾命令“无许片帆入海”;乾隆时“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其共同影响是()
| A.妨碍海外市场开拓 | B.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 |
| C.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 | D.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
据《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落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这则材料说明当时
| A.市的地区范围有限定 | B.市的交易品种有限定 |
| C.市的经营规模有限定 | D.市的买卖时间有限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