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木块A放在木块B的左端,用恒力F将木块A 拉到板B的右端。第一次将B固定在地面上,F做功为W1,系统产生的热量为Q1;第二次让B可以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自由滑动,F做功为W2,系统产生的热量为Q2,则有 ( )
A.W1=W2,Q1=Q2 |
B.W1<W2,Q1=Q2 |
C.W1<W2, Q1>Q2 |
D.W1=W2,Q1<Q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B.楞次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 |
C.法拉第发现了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 |
D.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 )
A.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建立的基础是α粒子的散射实验 |
B.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的意义在于使人类认识到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
C.在用气垫导轨和光电门传感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在两滑块相碰的端面上装不装上弹性碰撞架,不会影响动量是否守恒 |
D.原子核内的某一核子与其他核子间都有核力作用 |
E.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自发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的过程中,放出光子,电子动能增加,原子的电势能增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干涉现象中,振动加强点的位移总比减弱点的位移要大
B.单摆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其振动周期与单摆的摆长无关
C.火车鸣笛向我们驶来时, 我们听到的笛声频率将比声源发声的频率高
D.当水波通过障碍物时, 若障碍的尺寸与波长差不多, 或比波长大的多时, 将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E.用两束单色光A、B, 分别在同一套装置上做干涉实验, 若A光的条纹间距比B光的大,则说明A光波长大于B光波长
F.弹簧振子从平衡位置向最大位移处运动的过程中,振子做匀减速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 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但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 |
B.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
C.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一定增加 |
D.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力一定减小 |
E.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把用酒精稀释过的油酸滴在水面上,待测油酸面扩散后又收缩的原因是水面受油酸滴冲击凹陷后恢复以及酒精挥发后液面收缩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两块很大的平行金属板a、b,相距为d,ab间的电场强度为E,今有一带正电的微粒从a板下边缘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射入电场,当它飞到b板时,速度大小不变,而方向变成水平方向,且刚好从高度也为d的狭缝穿过b板而进入bc区域,bc宽度也为d,所加电场大小为E,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关于粒子运动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粒子在ab区域中做匀变速运动,运动时间为![]() |
B.粒子在bc区域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周半径![]() |
C.粒子在bc区域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时间为![]() |
D.粒子在ab、bc区域中运动的总时间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