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距海岸带不同距离的人口分布

距离(千米)
0~200
200~500
500~1000
>1000
人口(万)
39054
26740
33452
10344
占总人口(%)
35.9
24.3
30.4
9.4
面积(万KM)
97
133
235
495
占总面积(%)
10.1
13.9
24.5
51.5

材料二: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

海拔(米)
<200
200~500
500~1000
1000~2000
2000~4000
人口(万)
73345.1
19427.8
8647.5
10037.1
1590.8
占总人口(%)
64.9
17.2
7.7
8.9
1.4
面积(万KM)
144.5
162.5
162.5
239.9
315.9
占总面积(%)
15.0
16.9
16.9
25.0
32.9

材料三:“九五”期间,我国云南、贵州、四川三省贫困人口数量多,总计2000万左右,至2003年云南、贵州两省贫困人口仍接近600万,与之相邻的西藏贫困人口不足100万。
据材料一、材料二可得出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集中分布在距离海岸带     千米、海拔____米以下的地区,说明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         的趋向性。
造成我国人口分布差异明显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方面                    ;社会经济方面:                                    
请从自然、社会经济等角度分析川、黔、滇地区贫困人口较多的原因是
                                                                            
西藏贫困发生率高达10%—20%,但贫困人口总数却较少,其原因是
                                                                            
从环境人口容量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西藏进行大量的人口迁移?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16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3分)
(2)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
(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2分)
2010年11月以来,长江中下游降水持续偏少,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五成,发生了较严重的冬春连旱。专家评价此次大旱已经达到“极端气候”标准, 50年一遇大旱 。
(4)写出旱灾带来的主要影响,简述为了减少本次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所采取的措施。

2010年1月以来,新疆等地连续4次遭受强冷空气袭击,出现60年一遇的寒潮暴雪灾害,降雪持续时间之长、降雪量之大、积雪之厚、气温之低,历史罕见。
(1)概述暴雪融化后,大量融水可能对自然环境带来的危害。
10年间,新疆冰雪游从无到有,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东北等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主要存在冬季旅游产品单一、宣传力度不足、路途遥远交通成本过高、经营管理经验不足等问题,使新疆的冰雪旅游发展受到一定制约。新疆冰雪游如何增强竞争能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结合材料,就新疆冰雪游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图14为世界某区域图

(1)简析图示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读图11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甘蔗种植气候区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珠江三角洲是全国最大的甘蔗糖业基地,其中包括全国压榨能力最大的顺德糖厂(日榨5500吨)和现代化的江门甘蔗化工厂(日榨4500吨),该地区糖厂经济效益高于广东省内其他糖厂。
(2)说出珠江三角洲糖厂经济效益高于广东省内其他蔗区糖厂的主要原因。
(3)据图评价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海水养殖业的自然条件。(8分)

福建省为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区。该省春季易受低温、霜冻的影响,为减少春茶产量及品质的下降,当地茶农常采用喷水、建防护林等方法防茶树受冻,以减少损失。
(4)任选一种方法,简析其地理原理。
(5)说明建设西电东送南部通道的积极意义。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建设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水量丰富但不稳定。流域内多洪涝灾害,铁、铜、锌等矿产资源丰富。该流域以河流的梯级开发为核心,并结合资源条件进行综合开发和治理。(梯级开发是指在河流上布置一系列阶梯式水利枢纽的开发方式)
(1)结合资料,在图20中相应位置写出综合开发田纳西河流域的条件与途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