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波源在绳的左端发出半个波①:频率为f1,振幅为A1,同时另一个波源在绳的右端发出半个波②:频率为2,振幅为A2。P为两波源的中点,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列波同时到达两波源的中点P |
B.两列波相遇后,P点波峰值可达A1+A2 |
C.两列波相遇时,各自仍保持原来的波形独立传播 |
D.两列波相遇时,绳上波峰可达A1+A2的点只有一点 |
如图所示,虚线表示等势面,相邻两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等,有一带电的小球在该电场中运动,不计小球所受的重力和空气阻力,实线表示该带正电的小球的运动轨迹,小球在a点的动能等于20eV,运动到b点时的动能等于2eV,若取C点为零电势点,则这个带电小球的电势能等于-6eV,它的动能等于:()
A.16eV | B.14eV | C.6eV | D.4ev |
宇航员在探测某星球时发现:①该星球带负电,而且带电均匀;②该星球表面没有大气;③在一次实验中,宇航员将一个带电小球(其带电量远远小于星球电量)置于离星球表面某一高度处无初速释放,恰好处于悬浮状态.如果选距星球表面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则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断:()
A.小球一定带正电 |
B.小球的电势能一定小于零 |
C.只改变小球的电量,从原高度无初速释放后,小球仍处于悬浮状态 |
D.只改变小球离星球表面的高度,无初速释放后,小球仍处于悬浮状态. |
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把一绝缘导体AB向带负电的小球P缓慢地靠近(不接触,且未发生放电现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端的感应电荷越来越多
B.导体内部场强越来越大
C.导体上A、B两端感应出的电荷量的绝对值相等
D.导体的感应电荷在M点产生的场强大于N点产生的场强
如图所示为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若一带负电的粒子从B点运动到A点时,加速度增大而速度减小,则可判定( )
A.点电荷一定带正电 |
B.点电荷一定带负电 |
C.点电荷一定在A的左侧 |
D.点电荷一定在B的右侧 |
如图所示的是点电荷与平板带电体电场的电场线图
①平板带电体附近A点电场强度必大于点电荷附近B点电场强度
②平板带电体附近A点电场强度必小于点电荷附近B点电场强度
③平板带电体与点电荷必带同种电荷
④平板带电体与点电荷必带异种电荷
其中正确的有()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