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学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在于重新分配欧洲的权力,而1939-1945年的大战却是意识形态之战”。这里的“意识形态之战”是指

A.独裁与民主           B.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
C.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 D.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

“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开罗宣言》这一声明的重要意义在于

A.确认中国与美、英并列的世界大国地位 B.肯定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
C.确认中国收复领土的神圣权利 D.明确日本必须无条件投降

罗斯福与丘吉尔交谈时曾提议给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一个名字,丘吉尔脱口而出:“The Unnecessary War(不必要的战争)!”。可见丘吉尔认为这场战争之所以发生,主要是由于

A.德国法西斯势力的迅速膨胀 B.英法等大国的领导人决策不当
C.1929年经济危机的发生 D.希特勒这一人类恶魔的出现

下列关于《大西洋宪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英两国首脑反对法西斯的联合声明
B.尊重各国领土、主权和自由、和平、反对侵略
C.奠定了反法西斯国家联合的原则基础
D.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前,有人问丘吉尔对苏德战争持什么态度,他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至少要发表一篇同情魔王的声明。”这说明丘吉尔的外交准则是

A.放弃绥靖政策 B.根据英国利益调整外交政策
C.仇视社会主义苏联 D.对德国入侵苏联表示同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