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请阅读下面精美的文字,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四,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服饰有实用功能、标识功能、装饰功能等,以下古语能体现服饰装饰功能的是(  )。

A.“衣,依也”   B.“衣,隐也”
C.“衣服,所以表贵贱也”   D.“衣,身之章也”

“粉丝”是现代年轻人中的时尚语言,它来源于英语的fans,追随者、崇拜者的意思,这说明当代中国语言变化的原因是(  )。

A.为适应新事物而创造的词语
B.受外来语言的影响
C.受港台和地方语言的影响
D.受生活水平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与此现象的形成没有关联的是(  )。

A.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
B.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C.经济落后,物资匮乏
D.经济建设屡遭挫折

《放足歌》“玉龄女子哭吞声,哭向床前问慈母。母亲爱儿自孩提,如何缚儿如缚鸡。儿足骨折儿心碎,昼不能行夜不寐。邻家有女已放足,走向学堂去读书。”这种现象出现于 (  )。

A.鸦片战争之后 B.洋务运动之后
C.戊戌变法之后 D.辛亥革命之后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倡导服饰改革,但洋装并没有取代传统的中国样式,而是促成了中西合璧服装的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成因是(  )。

A.服饰代表的西方先进文化传播困难
B.小农经济的存在难以改变生活方式
C.服饰变化反映了人们审美情趣不同
D.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仍然有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