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又说;“有理而后有气,虽是一时都有,毕竟以理为主。”这表明在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 )
A.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 B.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
C.从天人感应出发 | D.从人的本性出发 |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 |
B.宗法制和郡县制 |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本质特征是
A.皇权至高无上 |
B.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 |
C.地方实行郡县制,防止割据 |
D.采用法家思想,实行严刑峻法 |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是我国旧式婚礼中的惯常礼仪。这种“敬天法祖”民俗出现的制度源头可追溯到
A.世袭制度 | B.等级制度 | C.宗法制度 | D.分封制度 |
《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句话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①皇帝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郡县制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学习了《历史必修1》后,请你指出下列历史命题中,不是历史规律的一项是
A.中国人民选择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
B.世界政治文明经历了人治到法制、专制到民主的过程 |
C.二十世纪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正说明中国的古代谚语: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
D.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和价值观多样化也是不可遏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