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人体某一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如果A、B、C、D代表的是液体,则它们合称为                 ,B的名称是                    。用箭头和文字表示A、C、D液体之间的关系是
                                                          
(2)细胞中的CO2可以从产生部位进入血浆,而 CO2不能从血浆到细胞的原因是完成此过程的细胞膜运输方式是                     
(3)C的渗透压升高导致人体产生渴觉的部位是                 
(4)目前普遍认为:                             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花椰菜易受黑腐病菌的危害而患黑腐病,野生黑芥具有黑腐病的抗性基因。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黑芥原生质体可使其染色体片段化,并丧失再生能力。再利用此原生质体作为部分遗传物质的供体与完整的花椰菜原生质体融合,以获得抗黑腐病杂种植株。流程如下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所需的酶是
(2)过程②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融合的活细胞中有供体的存在,这一特征可作为初步筛选杂种细胞的标志。
(3)原生质体培养液中需要加入适宜浓度的甘露醇以保持一定的渗透压,其作用是。原生质体经过再生,进而分裂和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4)若分析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变异类型,应剪取再生植株和植株的根尖,通过、染色和制片等过程制成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比较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5)采用特异性引物对花椰菜和黑芥基因组DNA 进行PCR 扩增,得到两亲本的差异性条带,可用于杂种植株的鉴定。下图是用该引物对双亲及再生植株1—4 进行PCR 扩增的结果。据图判断,再生植株1—4 中一定是杂种植株的有

(6)对杂种植株进行接种实验,可筛选出具有高抗性的杂种植株。

《时代》杂志评出的2007年十大科学发现中指出,美国及日本两个研究团队的报告中证实皮肤细胞经过“基因直接重组”后可以转化成为具有胚胎干细胞特性的细胞。请回答下面有关胚胎工程的若干问题。
(1)在胚胎发育中,根据胚胎形态的变化,可将早期发育的胚胎分为三个阶段。
(2)胚胎工程中的胚胎移植实际上是生产胚胎的和孕育胚胎的共同繁殖后代的过程。胚胎移植能否成功,与供受体的生理状况有关:,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为胚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而且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但移入受体的胚胎的遗传特性不受任何影响。
(3)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简称ES或EK细胞,是由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美日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是利用病毒分别将四个基因送入皮肤细胞,促使普通的皮肤细胞产生变化,最后成为带有性质的细胞,称为诱导式多能性干细胞(iPS)。在基因工程中,这四个基因称为,所利用的病毒称为。 与借助胚胎提取胚胎干细胞比较,这样获得的干细胞的研究,其最大突破就是在不破坏胚胎的前提下提取可以复制成器官或组织的细胞,不仅避开了长期以来有关生物技术的方面的争议,也使其来源更加广泛而方便。

如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A、B是植物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
(2)若A、B是植物细胞,则形成的D细胞还要应用技术把D培养成植株。
(3)若A、B是动物细胞,一般取自,然后用使其分散开来。
(4)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在获得A细胞之前,小鼠注射了抗原的目的是。注射后小鼠身体产生了相应的免疫反应,生成了,图中B为
(5)若该过程仍是制备单克隆抗体,所形成的C有种,用来培养的D细胞应该是,获得D后,常用的培养方法是培养基中培养和

南京古泉生态农场是生态农业的典范。该农场将养猪、养鱼、沼气工程、养鸭、种植农作物、养蘑菇、种桑养蚕、种植果树等多个生产过程合理地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种高效良性的循环,生态效益达到了良性发展。请就此生态农场的特点,完成下列问题:
(1)该生态农场充分体现了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中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原理。
(2)该系统工程的核心之一是沼气池,沼气的制作如图所示:

①在图中标出箭头,表示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循环。
②如果将“无机物——农田”这一环节去掉,对生态农业系统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该生态农场中存在如下图所示的物质循环过程,据图分析不符合生态工程原理的叙述是 (  )

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
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
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率降低
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

(4)据生态工程中的物种多样性这一原理,有人认为生态农业建设中,应使食物链和营养级越长越多越好。请你结合所学有关生态工程原理,分析该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阅读如下材料:
材料甲:科学家将牛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在,得到了体型巨大的“超级小鼠”;科学家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培育出转基因烟草。
材料乙:T4溶菌酶在温度较高时易失去活性,科学家对编码T4溶菌酶的基因进行改造,使其表达的T4溶菌酶的第3位的异亮氨酸变为半胱氨酸,在该半胱氨酸与第97为的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了一个二硫键,提高了T4溶菌酶的耐热性。
材料丙:兔甲和兔乙是同一物种的两个雌性个体,科学家将兔甲受精卵发育成的胚胎移植到兔乙的体内,成功产出兔甲的后代,证实了同一物种的胚胎可在不同个体的体内发育。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甲属于基因工程的范畴。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小鼠的受精卵中常用法。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常用的工具酶有。在培育转基因植物时,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农杆菌的作用是
(2)材料乙属于工程范畴。该工程是指以分子生物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的技术。在该实例中,引起T4溶菌酶空间结构改变的原因是组成该酶肽链的序列发生了改变。
(3)材料丙属于胚胎工程的范畴。胚胎移植是指将获得的早期胚胎移植到种的、生理状况相同的另一个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成新个体的技术。在资料丙的实例中,兔甲称为体,兔乙称为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