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的出现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体现
。有关图10报纸说法正确的有
①梁启超在《时务报》上撰文宣传变法图存 ②《新青年》创造的时代是批判复古逆流,崇尚民主科学的时代 ③《民报》是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二字为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写 ④都创办于19世纪末,都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晚清一位人士大声疾呼:“何以立国?曰富。何以制夷?曰强。何以致富强?曰在治人。人不自治,治之以法。”对材料中“治之以法”最恰当的理解是
| A.推翻君主政体 | B.废除不平等条约 |
| C.改革科举制度 | D.变革政治制度 |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都体现了当时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原因在于
| A.都出现了雇佣关系 | B.社会思潮的变化 |
| C.社会上层的倡导 | D.商品经济的发展 |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
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
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
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 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 | 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
| 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 | 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 |
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曾有感而发:“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以你的推论,罗丹所
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指的是
A.以理性的方 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
| B.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 |
| 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
| D.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
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人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材料表明
| A.伯里克利、柏拉图等人仇视群众,主张实行贵族政治 |
| B.公元前4世纪后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
| C.直接民主制可能影响民主政治的质量 |
| D.雅典民主既体现了人民主权也保护了城邦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