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2为我国某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有人说:“甲地位于我国的最东端,因此,这里是我国看到日出最早的地点。”请判断此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简要分析乙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
(3)说明Q河流的水文特征。
下图中(一)、(二)、(三)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四)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读图判断回答:
(1)我国位于灾害带与灾害带的交汇的位置,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广泛、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
(2)根据自然灾害的分类,上图所示的自然灾害分别出现了哪几类?试举例说明。
(3)根据各图判断,III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4)与其它地区相比,IV地区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
读我国自然灾害分布图,分析回答:
(1)寒潮发生时,农作物受害最严重的是什么季节?哪些地区几乎不受寒潮影响?
(2)暴雨洪水主要发生在我国哪些地区,为什么?
(3)冰凌洪水产生的季节和我国分布在哪些地区?
读图,分析回答:(共5分)
(1)右图中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
(2)综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读图12,结合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厦门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把原来集中在厦门岛内(甲地)的企业迁往岛外,为此大力建设一批路桥、海底隧道等交通设施推动新城区的发展,实现了从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城市的转变。
火炬产业区(乙地)是厦门火炬高新区在翔安区新兴的综合性园区,友达光电、冠捷电子、东元集团等一大批知名科技企业相继落户。区内基础设施齐全,设有国家LED检测中心、火炬(翔安)保税物流中G,厦门大学(分校)等5所高校入驻在此,日益成为集研发——中间试验——制造于一体的高科技工业园区,每年数以亿元以上工业产值迅速增长。
(1)说出火炬产业区的工业地域类型,说明该区工业集聚的作用。
(2)分析火炬产业区迅速发展的区位因素。
(3)分析交通布局与工业化、城市化相互促进的关系。
读图11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市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式,说明5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趋势。
(2)说出该市的A、B、c三大城市功能区类型(乙图),指出形成这种功能分区的最主要因素。
(3)分析该市近年来高新企业外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