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北半球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
(1)按气压状况看,①地为 中心,③地为 中心。
(2)图中②地吹 风,并在上图中画出②地风向。结合图示,此天气系统②地比④风力 ,判断理由是 。
(3)未来几天⑤地将经历 (天气系统)过境,此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天气是
。试绘出图中出现的冷锋系统剖面示意图(要求绘出锋面和冷、暖气团运动的方向。)
(4)把图中③天气系统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的方向画在下图中
图为世界某地区略图,上世纪70年代以前,D湖水面一般低于大西洋洋面约28米,四十多年来,D湖水面总体呈上升趋势。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析A山南坡成为世界著名滑雪场的自然原因。
(2)说明图中B河流与C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性,并分析图示河流对D湖的影响。
(3)说明D湖水面上升对沿岸地理环境的影响。
(14分)图为我国南方局部地区等高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A处的地貌类型是 ,该地貌是怎样形成的?
(2)如果在上图所示区域修建水库,下图所示水库大坝俯视图中,设计比较合理的是 (填字母)。在设计大坝高程时,专家有两种意见:方案一、采用660米;方案二、采用690米。你倾向哪种方案?说出你的理由。
(3)说明修建水库对图12中A处农业生产的影响。
读澳大利亚某月气压和风向图(如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该图可能是 月(填“1”或“7”)气压和风向图,说明判断理由。
(2)据图分析A、B两处该月降水差异及成因。
(3)C湖为澳大利亚大陆海拔最低处,其湖面平均海拔低于海平面约15米,试分析主要原因。
(4)C湖是著名的时令湖,为解决湖泊干涸问题,专家提出两种调水方案:甲方案——从D河就近调水;乙方案——从南部海域调水。试从可行性角度论证方案的异同点。
【环境保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2月28日,沉寂了一年的前央视主持人柴静带着她的新作——大型空气污染深度公益调查《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出现在网络上,并迅速成为网络热点。
材料二:PM2.5(10)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中直径≤2.5(10)微米的微粒物,也称为可吸入颗粒。它作为水汽的凝结核,是云、雾、霾的形成因子。雾与霾可相互转化,其区别在于相对湿度,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的低能见度现象称为雾,低于80%的为霾。
材料三: 2014年冬季到2015年春季,我国中东部地区相继多次自北向南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专家指出,中国部分地区的雾99.9%的情况是霾。下表为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我国部分城市2012年平均PM10浓度(单位:微克/立方米)。
国际标准 |
海口 |
香港 |
南昌 |
北京 |
兰州 |
20 |
38 |
50 |
79 |
121 |
150 |
(1)根据材料描述分析我国东部地区PM10平均浓度分布特点并分析该特点形成的原因。
(2)《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中提到,我国走出“霾”伏还需要巨大努力。请对治理此大气污染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加大宣传教育除外)。
【自然灾害与防治】
旱灾风险是指干旱发生及其造成损失的概率。下图示意内蒙古西南部某地旱灾风险等级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该区域旱灾风险的分布特点,并简述旱灾对当地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
(2)简述当地政府为减少旱灾损失应采取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