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在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胡佛在四面楚歌中下台 |
B.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C.克林顿上台后实施了“宏观凋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 |
D.为实现工业化,苏联人民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国家建设当中 |
隋唐时期,中华文化辉煌灿烂。下列属于隋唐文化对朝鲜、日本的共同影响是()
①参用唐朝制度②都城建造完全仿照长安城的样式
③开设学校教授儒学④以隋唐货币为统一货币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他将整个帝国分为36个地方行政单位,将地方行政管理权和人事任免权收归中央,从而避免在他之前长达数百年的分裂战乱,保证了帝国的统一(尽管这种局面因其暴虐统治而很快被打破)。……这种体制被中国历代所沿用”。材料中“帝国”指的是()
A.秦 | B.汉 | C.唐 | D.明 |
中国古代传统节日总伴随着典型习俗,其中“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习俗体现的是哪一节日?()
A.端午节 | B.清明节 | C.寒食节 | D.重阳节 |
《大国崛起》中说“战争不仅仅是一种实际上的必要,它也是一种理论上的必要,一种逻辑的要求。国家这一概念意味着战争的概念……”,以下史实能反驳材料观点的是
A.1892年法国和俄国缔结军事协定 |
B.1919年6月《凡尔赛合约》签订 |
C.1939年8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
D.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
“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活动中,能有力地印证胡锦涛主席这一演讲辞的是 ①首先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在解决朝核问题等地区争端和紧张局势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③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④积极倡导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