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下列实验中仪器的下端必须插入反应物液面下的是: 。(填写序号)
①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中的长颈漏斗;②制备氯气装置中的分液漏斗; ③制备硝基苯时的温度计;④用乙醇制取乙烯时的温度计; ⑤分馏石油时的温度计。
II.完成以下实验:①
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溴乙烷;②进行溴乙烷的性质实验。在试管I中依次加入2 mL 蒸馏水、4 mL浓硫酸、2 mL 95%的乙醇和3g溴化钠粉末,在试管Ⅱ中注入蒸馏水,在烧杯中注入自来水。加热试管I至微沸状态数分钟后,冷却。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结束后,U形管中粗制的C2H5Br呈棕黄色。为了除去粗产品中的杂质,可选择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NaOH溶液 | B.H2O | C.Na2SO3溶液 | D.CCl4 |
(3)下列几项实验步骤,可用于检验溴乙烷中溴元素,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取少量溴乙烷,然后_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
①加热;②加入AgNO3溶液;③加入稀HNO3酸化;④加入NaOH溶液;⑤冷却
(4)在进行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的性质实验时,把生成的气体通过下图所示的装置。
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_;上图中右边试管中的现象是 ;水的作用是 。
(5)溴乙烷(C2H5Br)多一个碳的同系物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能发生反应,生成的产物为_________________
Fe2(SO4)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完成下列问题:
(1)Fe2(SO4)3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的粒子有。
①Ag+ ②Cu2+③NO3-④H+⑤Fe(OH)3胶体
(2)Fe2(SO4)3溶液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1LFe2(SO4)3溶液中,m(Fe3+)=" a" g ,则取出0.25L该溶液,c(SO42-)= 。
(4)①.某同学配制了0.05 mol·L-1的Fe2(SO4)3溶液,他用该Fe2(SO4)3溶液与12g 10%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同学需取______ mLFe2(SO4)3溶液。
②.若该同学用新配制的Fe2(SO4)3溶液与含12g 10%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发现所需体积比①中所求的体积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A.配制溶液时,未洗涤烧杯 |
B.配制溶液时,未冷却至室温,立即配制完 |
C.配制溶液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
D.加水时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 |
(10分)已知H2SO3是二元弱酸,常温下现有0.1 mol/L H2SO3溶液,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向H2SO3溶液中加入少量NaHSO3固体,此时溶液中c(H+)/ c(HSO3-)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若向H2SO3溶液中加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且二者的体积比为2∶3,若反应后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色,则所得溶液中物料守恒式为0.1 mol/L=______________,所得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向H2SO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溶液恰好呈中性,此时c(Na+)______2c(SO32-)(选填“>”、“<”或“=”)。
(4)若向H2S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所得混合液pH=6,则此溶液中
2c(SO32-) +c(HSO3-)-c(Na+)=________mol/L。
(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需100 mL某物质的量浓度的FeSO4溶液作标准试剂,现有外观颜色发黄的硫酸亚铁晶体、浓硫酸、稀盐酸、KMnO4溶液、溴水、KSCN溶液、石蕊、酚酞及中学化学常用化学仪器,实验过程如下:
Ⅰ.配制FeSO4溶液
(1)下列关于FeSO4溶液配制操作步骤的合理顺序为。
A.在盛适量水的烧杯中滴加少量浓H2SO4后搅拌均匀并冷却到室温
B.称取一定质量的FeSO4晶体样品,放入烧杯内
C.将样品溶于已配制的稀H2SO4中,用玻璃棒搅拌至样品充分溶解
D.过滤后,将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指定刻度
E.往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铁粉,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至不再有气体冒出为止
(2)回答下列问题:
①将样品溶于稀H2SO4,而不直接溶于水的理由是。
②上述配制过程中,除使用烧杯、量筒外,必不可少的玻璃仪器还有
Ⅱ.标定FeSO4溶液的浓度
(1)用移液管量取20.00 mL FeSO4溶液放入锥形瓶中,用0.1000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至终点,耗去KMnO4溶液20.00 mL,若生成物中Mn元素全部呈+2价,据此可测得Fe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2)滴定时选用____ (A.石蕊B.酚酞C.不用指示剂,填序号)为指示剂,选用的理由是。
(8分)研究NO2、SO2 、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一定条件下,将2molNO与2molO2置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g)+O2(g)2NO2(g),下列各项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 molO2同时生成2 molNO2
(2)CO可用于合成甲醇,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CO和H2,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达平衡后测得各组分浓度如下:
物质 |
CO |
H2 |
CH3OH |
浓度(mol•L—1) |
0.9 |
1.0 |
0.6 |
①列式并计算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降低温度,K值增大,则反应的△H0(填“>”或“<”)。
③若保持体积不变,再充入0.6molCO和0.4molCH3OH,此时v正___v逆(填“>”、“<”或“=”)
(1)在298K时,1molCH4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热量890.0 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现有CH4和CO的混合气体0.75mol,完全燃烧后,生成CO2气体和18g液态水,并放出515kJ热量,则CH4的物质的量为。
(2)利用该反应设计一个燃料电池:用氢氧化钾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多孔石墨做电极,在电极上分别通入甲烷和氧气。通入甲烷气体的电极应为极(填写“正”或“负”),该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3)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中总反应的方程式为;
如果起始时盛有1000mL pH=5的硫酸铜溶液(25℃,CuSO4足量),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变为1,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要使溶液恢复到起始浓度(温度不变,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可向溶液中加入(填物质名称),其质量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