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乙图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20℃、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变化;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b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一昼夜中CO2浓度最高和最低的时间点分别是a时和b时,在这两个时间点植
物光合作用强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2)分析乙图在B点时改变的某种条件可能是(列举一种情况即可):
可能的条件: 。
理由: 。
(3)丁图中在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 倍。
(4)乙图中A点与B点相比较,A点时叶绿体中NADPH的含量 (填“多”或“少”),乙图如果在A、C点时温度分别降低10℃,则曲线有何变化?请在丙图中表示出来。
(5)某学校研究小组为了研究浇灌蔬菜大棚的水质污染情况,进行了微核实验。微核由染色体的断片或整条染色体形成,是真核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呈圆形或椭圆形,游离于主核之外。微核往往由于细胞受辐射或化学药物的作用而产生,“微核检测”可用于了解化学物质的遗传毒性。
该小组的同学采集了蔬菜大棚浇灌水为母液,用蒸馏水稀释,配制了一系列浓度的溶液,各取等量加入烧杯A、B、C、D中;另取等量蒸馏水加入烧杯E,之后,将5个大小和生长状况相同、幼根已培养至1 cm的洋葱,分别置于上述5种溶液中培养24h,然后再将洋葱转移到蒸馏水中继续培养24h。24h后从每个洋葱上随机取4条根尖并按常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每个装片上的1000个根尖细胞,计算其中出现微核的细胞数目(微核的千分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母液/蒸馏水 |
细胞微核率(‰) |
b |
||||
A |
1/5 |
12.54 |
13.50 |
11.72 |
13.00 |
|
B |
2/5 |
15.92 |
15.00 |
14.85 |
14.91 |
|
C |
3/5 |
18.68 |
16.22 |
17.00 |
18.00 |
|
D |
5/5 |
20.12 |
20.20 |
21.00 |
18.96 |
|
E |
蒸馏水 |
3.43 |
3.00 |
3.64 |
3.56 |
|
请分析回答:
①观察微核的时候,要镜检处于细胞分裂 期的细胞
②表中b应该表示 ,E组的目的是 ,该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回答有关生物体内信息传递和调节的问题。 下图为人体内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的示意图。
(1)在A、B、C三图中,靶细胞对信息的接受具有相似的结构基础,即,其化学成分为__________,因其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而具有特异性。
(2)A、B、C三种方式中,能表示脂肪细胞接受胰高血糖素的是________;表示T淋巴细胞介导细胞免疫的是____________;肉毒杆菌通过抑制某种神经递质的作用而导致肌肉松弛,其中神经递质作用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高度紧张时心肌细胞收缩加速,其中信息传递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一)为高等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部分代谢示意图;下图(二)为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定绿色植物对CO2的吸收速率并绘制成的相应曲线。请据图回答:
(1)当图(一)细胞中有d过程发生而没有e过程发生时,该细胞的代谢状态是
,若要d过程也不发生,则对该植物处理的方法是,此时测得的CO2的变化数值代表。
(2)在黑暗条件下,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当光照强度处于图(二)D点之后,对应图(一)中的CO2的扩散途径有____________ (以字母表示)。
(3)若适当提高CO2浓度,图(二)D点将(上移/下移/不动),当植物缺镁时,B点将(左移/右移)。
(4)若用14C 标记CO2,则光合作用过程中14C的转移途径是。
(5)在1klx光照条件下,该植物6小时光合作用利用CO2ml,该植物在4klx光照条件下2小时释放O2ml。
下图是两种高等生物细胞(A和B)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结构1-13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和[ ];A细胞中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B细胞中含有水溶性色素的是[ ]。
(2)图中的4、10、11结构上的主要共同点是。10结构产生的气体从产生部位扩散到相邻细胞中被用于光合作用,至少需要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有层。
(3)图中10和11都有很大的内部膜面积,它们增大膜面积的方式分别是
。
(4)若A细胞是人体中的某种细胞,其分泌物是抗体,则A细胞直接来源于人体内的什么细胞?。
有些细菌可以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和。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和
。
下图甲是突触结构模式图,乙是某反射弧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甲乙
(1)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出来,说明细胞膜在结构上的特点是。
(2)神经细胞内外电位差是由Na+、K+浓度在细胞内外的差异造成的,神经细胞维持Na+、K+离子在细胞内外浓度的差异与细胞器密切相关。当兴奋传导到③处时,兴奋部位膜电位为。
(3)乙图中用电刺激1,结果5发生运动反应;电刺激4,结果5有反应而1无反应。这表明图中反射弧中的1是,4是。神经冲动在一个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特点是(单向/双向),主要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