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打点计时器是中学阶段常用的实验仪器,打点计时器所使用的电源是          (“交流电” 或“直流电”),每隔           s打下一个点。
(2)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所记录的纸带来研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图5所示,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m/s2。(计算结果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图5

 

 
(3)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的实验方案,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应该采取的两项必要措施是:
a______        _                       ___;    
b             _            _           ___
c.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小步骤,正确的是           
A.先通电源,再放纸带           B. 先放纸带,再通电源
d.如图乙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距离如图乙.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表达式为(用题中所给物理量表示)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中括号中填标号)

(1)比较该图A、B两部分,高等动物细胞内不含有的细胞器有(填标号)。若B是衣藻细胞,其细胞质中的细胞器除图中所示外,还应有。向该细胞内注射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氨基酸,则放射性同位素在细胞器中的出现顺序依次为 (填图中的数字)。
(2)控制动植物性状的物质主要位于[ ]中,它是的控制中心。
(3)A细胞若为癌细胞,同正常细胞相比,除了能无限增殖外,其结构[5]发生的变化是 ,导致其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4)图④⑥⑩所示在结构上的主要共同点是
(5)肉毒杆菌毒素是由肉毒杆菌产生的一种神经毒素蛋白。与肉毒杆菌毒素合成、运输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

在一定时间内使某种动物细胞吸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经检查发现放射性同位素依次先后出现在下图中1、2、3、4、5、6、7部位。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1]、[2]、[4]分别代表的结构是:。(注:[1]指向的是小黑点,[2]指向的是小黑点附着的场所)
(2)核糖体的形成与有关。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的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联系,共同组成细胞的。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功能差别较大的原因是
(4)研究图示生理过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5)[7]排出到细胞外的方式叫。这一功能主要与细胞膜的什么特点有关:
(6)与[6]的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有着密切关系的物质是

主动运输是一种重要的跨膜运输方式,体现了生命活动的“主动性”。为探究主动运输的特点,科研人员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其中HgCl2影响细胞的能量供给。请分析回答:

(1)成熟胡萝卜片细胞中产生能量的主要部位是
(2)主动运输的特点是
(3)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4)实验得到如右图所示的结果。科研人员在实验前后需测定。乙组和甲组结果比较,得出的结论是。与甲组相比,丙组吸收磷酸盐较少的原因可能是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想设计两个实验:
实验1:探究某人是否患有糖尿病(尿液中有葡萄糖);
实验2:证明血浆中存在葡萄糖。
现提供:新取尿液样品、加有柠檬酸钠的鸡血、清水、试管、离心机、三脚架、大烧杯、火柴、酒精灯、石棉网等。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上述两个实验均需要增加的一种试剂是_______________,实验原理
(2)实验2比实验1复杂,其原因是
(3)实验1预测:若试管中无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试管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出现该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2的实验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步骤1:取5 mL加有柠檬酸钠的鸡血,用离心机离心,获得上清液;
步骤2:取上清液,加入斐林试剂,摇匀,,观察现象。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如图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将该细胞放入0.3g/ml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出现细胞壁与[ ]分离的现象。
(2)细胞进行脂质合成的场所是[ ]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 ]。与植物细胞形成细胞壁有关的细胞器是[]
(3)若该细胞是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则该细胞没有的结构是大液泡和[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