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人们对某一著述的评论:“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此推断此书应该是
A.《海国图志》 | B.《资政新篇》 |
C.《四洲志》 | D.《瀛环志略》 |
“国家乃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士皆舍大方而趋小道,虽济济盈庭,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将何以救?”从材料来看,范仲淹对当时科举制的看法不包括( )
A.几乎失去了选拔人才的作用 |
B.应在考试内容上进行改革 |
C.其公平性已经受到普遍质疑 |
D.导致天下危困“乏人”局面 |
王安石在变法失败后叹日:“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据此推断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
A.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 | B.宋神宗态度摇摆不定 |
C.改革急于求成 | D.措施过于激进 |
王安石变法中,意图“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的是( )
A.青苗法 | B.农田水利法 |
C.方田均税法 | D.募役法 |
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说:“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
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 | 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
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 D.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