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里克利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走向了顶峰。下列现象在这一时期才开始出现的是
A.某公民因财产富余而提高了等级 | B.某官员因渎职被陶片放逐法放逐 |
C.某公民被抽签选入十将军委员会 | D.某公民因参加政治活动领到津贴 |
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 B.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
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 D.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
漠视个人自由权利,拒绝现代文明民主化原则的日本明治维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国力因之迅速膨胀,但也正是这些“成功”,把日本一步一步引向1945年的大崩溃。这说明
A.国家发展现代化绝对不能优先发展经济现代化 |
B.国家现代化的前提是必须首先实现政治民主化 |
C.经济现代化的地位不如政治现代化的地位重要 |
D.缺乏政治民主的现代化是一种不完全的现代化 |
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中,对新兴地主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是
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
C.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 D.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
据统计,1860年至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铁产量和棉纺织业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此期间俄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农奴制改革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市场 |
B.农民赎买土地使贵族地主掠夺了大量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工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
C.沙皇统治被推翻 |
D.工业革命的推动 |
下列对俄国1861年改革的评价,错误的是
A.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
C.改革成功地改造了沙皇专制统治 |
D.改革后广大农民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