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我国 ( )
A.全面实行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政策 |
B.废弃了计划调控经济的手段 |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
D.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
“大革命失败了,现实给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上了残酷的一课。”(大型电视记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中国共产党从“残酷的一课”中学习到
A.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 | B.进行土地革命的必要性 |
C.把反帝斗争作为革命的首要任务 | D.注重加强党内民主建设 |
有学者认为:“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辛亥革命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这位学者眼中的大树应当是指
A.君主专制制度 | B.中央集权制度 |
C.清王朝的统治 | D.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 |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
有人参观了位于南京的太平天国东王府后感叹道:“太平天国幸好失败了,不然洪秀全又是一个朱元璋”。此人的观点
A.否认了太平天国的革命性 | B.具有主观臆断性 |
C.站在地主阶级立场说话 | D.客观地指出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
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的意思是指太平天国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 B.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
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 D.没有彻底革命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