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阅读,回答问题:
(1)据图一,秦朝疆域在规模上有何特点?为巩固统治,秦始皇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有何积极意义?
(2)“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是指古代希腊创造了怎样的文明成果?其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据图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希腊成为西方文明摇篮的原因。
(3)罗马帝国时期法律制度渗透到各个角落,稳固了帝国的统治。据图三,说明推动罗马法由公民法到万民法演变的原因?
(4)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和古罗马的法律制度,使得古代政治文明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综合上述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政治制度的选择与哪些因素有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与前一阶段不同,西方国家侵华方式发生很大变化。1902年时,帝国主义对华借款仅为2844百万美元,1914年时,帝国主义对华借款增加为5760百万美元,增加了近一倍。这是由于借款这种投资形式会给帝国主义国家带来巨大利益。1913年4月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和袁世凯政府签订的“善后大借款”2500万镑的折扣、手续费、汇费等达到420多万镑。这就是说,帝国主义国家的借款尚未借出,先已获取了巨大的收入。铁路借款都规定修筑铁路的材料,乃至机车车辆等都要从债权国购买。这样,帝国主义各国的有关商品就可以不断向中国输出了。因为所有借款都是以税收(包括关税、常关税、厘金、盐税等)作为担保品。这样,所有作为担保品的税收的使用都受到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控制。
——杨珍《中国近代经济史简明教程》
材料二 不同时期中国向外国借款情况表
(1)据材料一概括近代借款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西方国家侵华策略的变化。
(2)材料二中三幅图表反映的是近现代中国政府向外国借款的情况。请比较三个时期中国政府在使用贷款方面的异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对国民政府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外国贷款情况予以评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几次会商后,他们于1905年8月20日决定联合成立一个统一的组织……。在立誓遵守上述四项原则之后,孙教给会员一种暗号和三组暗语:“汉人、中国物与世界事”。之后,孙与会员们一一握手,并兴奋地宣称:“从此后你们便不再隶属于清朝。”正值此时,屋上的一块木隔板“蹦”地一声落了下来,孙风趣地说道:“这就象征着满清的倒台。”
——徐中约《申国近代史》
材料二 1933年《东方杂志》开展了“新年的梦想”征文活动,活动征文反映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动向。
人物 |
梦想 |
郁达夫 |
将来的中国,可以没有阶级,没有争夺,没有物质的压迫,人人都没有、而且可以不要“私有财产”。 |
林语堂 |
“我不做梦,希望民治实现,人民可以执行选举、复决、罢免之权,只希望人民之财产生命不致随时被剥夺。”“我不做梦,希望人民有集会结社权,只希望临时开会抗日不被军警干涉。” |
章乃器 |
中国将来的革命,必然是一个向整个的上层阶级进攻的左倾的革命。那个革命的目标,不单是要推翻帝国主义,而且同时要推翻帝国主义的虎伥。 |
李宗武 |
希望“中国的军人不要只能内战,不能抗外。军事当局不要只知剿共,不知御侮。……希望能杀尽一切贪官污吏。……中国民众能监督政府,使政府不为少数军阀所私。使政府为民众全体的政府。” |
周谷城 |
我梦想中的未来中国首要之件便是:人人能有机会坐在抽水马桶上大便。 |
宋云彬 |
未来的中国将有一场大火,毁灭旧社会的一切,重新建设起一个没有人对人的仇恨、阶级对阶级的剥削的社会。 |
材料三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发表文告,正式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1)材料一中“组织”指的什么?孙中山教给会员的暗语表明了他怎样的思想?
(2)据材料二,概述当时知识分子提出了哪些近代化梦想?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国际两方面分析郁达夫、宋云彬等人的梦想出现主要原因。
(3)材料三是从哪个角度看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简要说明它与前面材料中提到的“近代化梦想”之间的联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高皇帝以圣德受命,建立鸿业,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历载二百年,天下安宁。”“汉家至德博大,宇内万里,立置郡县。部刺史奉使典州,督察郡国,吏民安宁。”
——《汉书·朱博传》
材料二 汉唐时期绩效考评有比较配套的机制……汉代有“上计制度……上计吏由郡守的僚佐担任,每三年计一次。……汉代将全国分为十三州,也即十三个监察区……中央设十三名刺史为监察官,各负责一州的监察事务。……汉唐时期还有一种临时性突击考评地方官吏的辅助手段,其主要形式是巡查。……汉唐时期重视对考评结果的应用,在俸禄增减、品阶升降、职位变动、荣辱予夺等方面都体现了不同考绩的结果。
——《我国汉唐时期绩效考评的特色与启示》
材料三 (明朝)设六科给事中,按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有单独上奏言事,监督和弹劾百官的权力。六科被称为“风宪之司”,可以风闻奏事,而不一定负核实的责任,所以当时的六部官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明代的东厂、西厂、锦衣卫等都是君主直接委派的特别亲信,他们用公开或秘密的方式进特别监察,往往用于治理大狱、检举吏民奸罪,伺察密告。
——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二、三,归纳汉唐时期政府对官吏监察考评的措施明朝监督制度加强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2)除上述之外,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个古代的监察制度。
解读和运用材料解决问题,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他(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在1946年初就写道:“想和俄国人共同统治德国,只能是痴心妄想。同样痴心妄想的,是认为俄国人会和我们一起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礼貌地撤出,然后在这个真空中产生一个健康又和平,稳定又友善的德国出来。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在我们的德国部分建立一种独立的形式,让它具备足够的满足,足够的安全和足够的优势,不受制于来自东方的威胁……宁肯要一个分裂的德国,至少让其西部成为对付极权主义势力的缓冲器,也不要一个势力范围直达北海的统一的德国。”
材料二 苏联对美国的评价是,美国企图把德国和欧洲拉进资本主义阵营,成为它的卫星国。在反对希特勒德国的战争中形成的“不自然的联盟”业已烟消云散,东西方的冲突从此开始。……作为对立物,斯大林创立了“两大阵营理论”:一方面是自由的社会主义国家,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朝着一个公平社会的和平发展和它的壮大,旨在制止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
——以上均摘自《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1)阅读上述引自《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的材料,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一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的具体影响。根据材料二说明苏联采取与美国对峙政策的主要原因。两国形成如此外交对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分别简述图一和图二反映的主要历史现象。
(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二战后国际格局演变的主要线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
材料二 人们把他弥留之际交给华盛顿夫人的遗嘱打开之后发现,那份遗嘱是他在七月份亲自仔细拟好的。在头几条中有一条规定,要在他的妻子去世以后解放他家中的奴隶。
材料三 前苏联、新中国、旧中国法律体系构成比较
序号 |
前苏联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1949年以前的旧中国 |
1 |
国家法 |
宪法与宪法相关法 |
宪法 |
2 |
行政法 |
行政法 |
行政法 |
3 |
劳动法 |
社会法 |
|
4 |
土地法 |
经济法 |
|
5 |
集体农庄法 |
||
6 |
财政预算法 |
||
7 |
家庭法 |
||
8 |
民法 |
民法商法 |
民法 |
9 |
刑法 |
刑法 |
刑法 |
10 |
诉讼法 |
诉讼与非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 |
(1)材料一的苏格拉底案中,什么人有资格入选陪审团?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作为总统,华盛顿为什么不能宣布“解放”奴隶?
(3)据材料三,分析新中国法制建设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