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初,中国、印度、土耳其等许多国家都发生了声势浩大的民族民主运动,被列宁称为“亚洲觉醒”,其中中国的辛亥革命和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这些运动的共同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起因之一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加紧对这些地区的侵略
B.都出现了资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C.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推动了独立的进程
D.对本国的传统文化都持基本否定态度,主张学习西方文明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攻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等。这些情形出现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全面抗战时期 D.国民革命时期

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922年,陈独秀在《造国论》一文中说:“在中国这样的殖民地状况之下……无产阶级革命的时期尚未成熟,只有两阶级(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的国民革命的时期是己经成熟了。”陈独秀这是在解释和宣传

A.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针
B.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C.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第一个党纲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20世纪初到中国访问的美国学者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写道:“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信中的“政治改革运动”

A.首先爆发于上海 B.使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C.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D.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少年壮志扫胡尘,叱咤风云革命军。号角一声惊睡梦,英雄四起唤沉沦。剪刀除辫人称快,铁槛捐躯世不平。”该诗中提到的“胡尘”是指

A.封建制度 B.满清政府
C.西方列强 D.北洋政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