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与土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问题。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农民在分配土地 人民公社社员在集体劳动 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
| A.保护了农民利益 | B.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
| C.改变了经营方式 | D.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
下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叙述,不属于斯大林时期的是
| A.推进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 |
| B.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
| C.联合个体小农经济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 |
| D.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他强调苏联有限发展重工业,就外部环境而言,是因为
| 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 B.苏联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 |
| C.冷战格局的形成 | D.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 |
苏联工业化资金的重要来源是农业。苏联采取的与工业化相配合的重大举措是
| A.余粮收集制 | B.征收粮食税 | C.农业集体化 | D.农产品自由贸易 |
罗斯福说,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法规。实施该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实现经济复兴 | B.增加就业机会 | C.国家干预经济 | D.防止盲目竞争 |
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
| C.“整个西方世界象一潭死水般平静” |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